“金融暖流”潤閩西
龍岩金融監管分局以“四化五線”繪就“政聲政色”新圖景
秋日裡的閩西,古田會議舊址的紅旗迎風招展,南洋山上的茶園吐露新芽。這片鐫刻著“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初心的紅色沃土上,此刻正涌動著一股格外貼心的“金融暖流”——它漫過茶農的晒茶竹匾,讓剛採收的秋茶有了及時的資金保障﹔它鑽進商戶的賬本,讓秋日裡的生意多了份踏實底氣,把秋的豐碩與暖的守護,悄悄融進了閩西的煙火裡。
近年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龍岩監管分局(以下簡稱龍岩金融監管分局)以紅色基因為“魂”、金融服務為“橋”,創新構建“四化”機制、推行“五線”工作法,讓“政聲政色”工作品牌像春風化雨般,浸潤老區群眾的生活、滋養地方產業的發展。
“四化”新機制 把金融服務“藍圖”畫得更實

龍岩金融監管分局干部在漳平市南洋鎮茶園現場調研指導創新設計茶葉干旱指數保險。
“以前覺得政策離我們遠,現在你們把‘學習課’開到茶園裡,還幫我們對接了‘茶農貸’,這服務太貼心了!”漳平市南洋鎮茶農李坤寧一邊查看茶樹長勢,一邊豎著大拇指。這溫暖的反饋,正是龍岩金融監管分局在學習體系化、措施台賬化、督導常態化、成效品牌化等“四化”機制的引領下,將“政聲政色”品牌切實轉化為惠民實效的生動注腳。
當“思想建黨”的紅色基因遇見“金融為民”的時代課題,便將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看得見的金融服務。在古田會議舊址前,分局干部們重溫入黨誓詞,並探討如何將理論學習轉化為惠民舉措。通過系統化地理論學習,沉浸式地感悟初心,分局干部們真正明白“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是口號,而是要實實在在走進農戶家裡,要帶著政策走進茶園等田間地頭,現場辦公解決融資難題。
同時,龍岩金融監管分局還推行措施台賬化,健全完善“定期督辦+專項通報”機制,壓緊壓實全鏈條責任﹔通過建立健全常態化跟蹤督導機制,緊盯重大決策部署從“藍圖”化為“實景”的關鍵環節,強化過程監督與剛性問效,推動精准落實、一抓到底。
此外,龍岩金融監管分局通過打造“大愛龍岩·五心監管”支部品牌,舉辦“青藍講堂”、農合機構審慎監管會談質量大比拼等活動,以評促干,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推動8個黨支部精品項目落地見效,這些舉措共同勾勒出了“政聲政色”品牌的立體畫像,並匯聚成蓄勢待發的金融暖流。
“五線”工作法 讓金融暖流“淌”進一線
如果說“四化”機制是服務的“骨架”,那龍岩金融監管分局的一線體悟、一線調研、一線攻堅、一線比拼、一線發光等“五線”工作法,就是填充其中的“血肉”, 它讓干部走出辦公室,把金融服務送到群眾身邊、產業一線,切實讓金融暖流“淌”進一線。

龍岩金融監管分局指導農業銀行龍岩分行設立“零工特色金融服務站”。
外賣騎手更換設備、裝修工人購置工具、家政人員擴大規模……如何破解零工群體“短、頻、急”融資需求?今年以來,經過一線調研,龍岩金融監管分局積極指導龍岩農商銀行率先推出全市首個零工群體專項信貸產品“零工貸”,實現精准對接,破解了零工群體的“燃眉之急”。

龍岩金融監管分局指導武平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創新推出“福農·固碳貸”。
金融暖流還“淌”在綠水青山間。龍岩金融監管分局通過深調細研金融支持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的痛點、短板問題,精准發力,針對性出台《關於鞏固拓展提升金融支持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多措並舉,繪就經濟金融、社會民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該分局聚焦武平林業金融存在的堵點問題,靶向施策,制定出台《武平縣金融支持林改再升級實施方案》,推動銀行機構創新推出“固碳貸”“共富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助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深度融合。

龍岩金融監管分局在福建省金融氣象工作研討會上作經驗交流。
近年來,龍岩金融監管分局還積極推動干部在中小機構改革化險、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等硬仗中重點攻堅,實現全省首家“村改支”﹔聯合氣象局推出城市暴雨積澇風險區劃產品,以數據精度提升服務溫度,“氣象+金融”做法在全省氣象、金監系統聯合研討會上作典型交流﹔還積極打造了“五同”養老金融服務、青年科技金融匯客廳等“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首創性改革品牌和亮點,這些服務,扎根閩西,讓“政聲政色”的品牌光芒,照亮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之路。(文/郭姝璇 黃宇 圖/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龍岩監管分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