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單”變“答卷” 看福州新區(長樂區)醫療的“實在”變化
“上次在鎮衛生院做的血常規,這次到區人民醫院復診,醫生直接從電腦裡調出來了,不用再挨一針,也省了錢。”家住福州新區(長樂區)漳港街道的王阿婆,拿著剛打印好的診斷報告,對長樂區人民醫院的新做法贊不絕口。
如今在福州新區(長樂區),像王阿婆這樣感受到就醫便利的群眾越來越多——曾經讓患者頭疼的“重復檢查、費用糊涂、膠片難帶”等問題,正隨著醫療信息化改革的推進,一步步得到解決。

推進醫療信息化改革,讓群眾就醫更加便利。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檢查不重復
結果互認不折騰,省錢省時又省心
“以前陪老伴去福州看病,光是重新做CT、抽血,就花了大半天時間,還多花錢。”
說起過去的就醫經歷,林大爺滿是無奈。那時,不同醫院的檢查結果互不認可,哪怕剛在社區醫院做完檢查,到上級醫院仍要“從頭再來”,不僅耗時長,還加重了經濟負擔。
這一痛點,如今被福州新區(長樂區)的“一系統五中心”共享平台徹底解決。
現在,林大爺的老伴在營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心電圖檢查后,數據會實時上傳至區總醫院遠程心電診斷中心,由區總醫院(區人民醫院)專家出具診斷報告﹔若需要進一步治療,這份報告不僅在長樂域內所有醫療機構獲得認可,在省內所有三級醫院也同樣有效,無需重復檢查。“上次陪老伴復查,不到兩小時就全部完成,比以前快多了,省下的錢剛好夠買幾盒常備藥。”林大爺的這番話,道出了許多患者的共同感受。
截至目前,該平台已完成域內醫學影像診斷約1.4萬人次、心電診斷約2.2萬人次、臨床檢驗約47萬人次,2.6萬名患者通過轉診系統順利就醫,“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的模式,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更減少了重復檢查帶來的時間與金錢消耗。
收費明明白白
賬單更規范,不再“霧裡看花”
“以前繳費,單子上的項目擠得滿滿當當,哪些是檢查費、哪些是藥品費,看著就頭疼,也分不清是不是都得交。”家住航城街道的鄭女士,曾因收費明細不清晰犯過難——某次門診繳費后,她對著單子琢磨半天,也沒弄明白其中一項“服務費”對應的具體項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如今,這樣的困惑在福州新區(長樂區)逐漸消失。區人民醫院升級電子病歷系統后,醫生必須為每一項診斷勾選“有無治療”,確保診斷和實際治療一一對應,避免因無關診斷增加不必要的費用﹔運營科和病案室還會專門核查每一份病歷和費用清單,發現項目標注模糊或金額異常,會第一時間反饋修正。
“上次住院,繳費單上每一項都寫得特別清楚,我指著一項‘護理費’問護士,她還詳細說明了這是日常護理和換藥的費用。”
鄭女士說,現在每筆錢花在哪,心裡都明明白白,繳費也更放心了。
隨著全民健康信息與數字化建設不斷健全完善,福州新區(長樂區)已有約7330項檢查檢驗項目實現互認,上傳檢查檢驗報告約47萬份,根據患者診療需求,互認報告超1400份。通過規范診療流程和費用監管,不僅幫群眾減少了重復繳費、模糊收費的情況,也讓醫保基金用在實處,真正減輕了大家的就醫負擔。
“雲膠片”輕輕鬆鬆
告別“拎膠片”,異地查看更便捷

“雲膠片”系統讓異地就醫不再受“膠片束縛”。長樂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以前帶父親去上海看病,光是CT膠片就裝了一袋子,路上怕折了、怕丟了,特別不方便。”說起過去異地就醫的經歷,李女士仍記憶猶新。而現在,她隻需打開手機,就能調出父親在長樂區中醫院的影像報告——這得益於“雲膠片”系統的上線。
目前,長樂區人民醫院、中醫院等4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均已啟用“雲膠片”系統,患者做完影像檢查后無需等待打印膠片,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就能隨時查看、下載影像資料與診斷報告,還能一鍵轉發給異地醫生。
“上次父親在上海復診,我提前把‘雲膠片’發給醫生,到醫院后直接溝通治療方案,省去了重新拍片的時間。”李女士仔細一算,僅用“雲膠片”替代傳統膠片,不僅為家人省去了一筆膠片開支,還縮短了不少就醫耗時。
截至目前,“雲膠片”系統已服務超29萬人次,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讓異地就醫不再受“膠片束縛”,也讓群眾感受到醫療服務的溫度。
雙向轉診3+3
“三優先三支持”,醫療服務更高效
“從摔傷到出院才5天,在鎮衛生院轉診,到區人民醫院還能按基層標准收費,省了不少錢!”
前不久從高處摔落的譚依姆,至今對就醫經歷贊不絕口。當時她在玉田鎮中心衛生院被診斷為胸12椎體壓縮性骨折需手術,衛生院立即聯系區人民醫院開通轉診通道,她到院后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術后恢復順利,很快就出院返家。
譚依姆享受到的便利源於福州新區(長樂區)今年推行的“三優先三支持”服務。對基層上轉的非急診患者,長樂區人民醫院不僅提供“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的“三優先”服務,還在號源、床位、家庭醫生簽約上給予“三支持”。更關鍵的是,群眾通過基層轉診到長樂區人民醫院,能按基層醫療收費標准繳費並享受三級醫院的診療服務,實現“花小錢看大病”。
截至目前,這項服務已讓6911名基層患者通過快速通道轉診,完成142例醫技協同開單,既通過“基層首診、精准轉診”強化了基層醫療功能,又減少了群眾就醫支出與醫保基金消耗,構建起“小病在基層、大病轉上級、康復回基層”的連續醫療服務體系,達到分級診療、精准診療的目的。
從“重復檢查”到“結果互認”,從“收費糊涂”到“費用透明”,從“扛膠片跑”到“手機查片”,從“轉診奔波”到“優先接診”,福州新區(長樂區)的醫療改革始終錨定群眾“急難愁盼”,無論是破解檢查、收費、就醫攜帶的老難題,還是通過“三優先三支持”全區共建共享,打通基層轉診“快速通道”,都在把群眾的“問題清單”一步步轉化為暖心的“民生答卷”。
長樂區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天榮表示,下一步將以全民健康信息與數字化建設為核心抓手,一方面持續做深做實“一系統五中心”“三優先三支持”“雲膠片”等便民舉措,進一步推動檢查互認全覆蓋、費用透明無死角、數據共享無縫隙﹔另一方面將緊盯群眾就醫“新愁盼”,通過常態化問題排查、多部門協同破題、長效機制鞏固成效,把這件民生實事辦得更貼民心、更見實效,真正構建“健康長樂”的醫療服務保障大網絡,實現“健康服務圍著群眾轉”,讓每一位群眾在就醫中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溫度與安全感。(陳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