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龍岩漳平:供電全程守護  綠葉蝶變“金葉”

2025年11月19日17:36 |
小字號

說到福建的“水仙”香氣,漳州水仙花家喻戶曉。然而,在龍岩漳平的青山綠水間,還蘊藏著另一種令人沉醉的“水仙香”——它來自烏龍茶家族中獨一無二的緊壓方塊茶:漳平水仙。

漳平市南洋鎮擁有超過120年的水仙茶種植歷史。全鎮3.5萬畝茶園,90%農民種茶,是名副其實的“茶鎮”。2013年后,當地茶產業迎來了關鍵轉折:電炒茶設備開始走進茶廠。用電制茶,帶來的不僅是省時省力,更能實現對溫度、火候的精准掌控,極大提升了茶葉品質的穩定性。好茶,從此有了更可靠的基礎。

預見到電氣化制茶帶來的巨大用電需求,國網漳平市供電公司提前布局,將南洋鎮列入農網改造范圍內,優先對南洋鎮制茶集中區實施農網改造升級,保障茶廠可靠用電。2015年以來,該公司對35千伏南洋變電站開展技術改造,並為南洋鎮新增及更換變壓器98台,改造低壓線路28千米,新增手拉手聯絡線路2處。2018年,該公司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投資1490萬元開展了兩次大規模農網改造升級。2023年以來,該公司先后對南洋鎮轄區內線路進行綜合性大修24次,全面優化南洋鎮網架結構,提升了南洋鎮整體供電質量。目前,南洋鎮所有自然村全部通了動力電,農網戶均配變容量達到6.6千伏安。

在生態種植與可靠電力優質服務的雙重保障下,南洋鎮水仙茶產業實現“華麗轉身”。漳平水仙茶成為福建名茶,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等一系列大獎。2021年,漳平水仙制作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2022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截至2024年底,南洋鎮擁有茶企1200多家、種植戶2300多戶。年產干茶躍升至4000余噸,年銷售額突破5億元。昔日的“樹葉”真正化身為富民興村的“金葉”。

電力保証了茶葉炒制、烘焙等關鍵環節的穩定,支撐著制茶工藝的傳承、創新與高端產品的開發,讓漳平水仙茶如蘭似桂的香氣穿越歲月,在方寸茶餅中凝結著自然的饋贈與匠人的堅守。這枚小小的茶餅,不僅承載著悠遠綿長的茶香,更托舉起當地茶產業及文旅、研學、非遺傳承等相關產業的蓬勃新生。

如今,南洋鎮更在探索茶旅融合之路,發展茶園觀光、茶藝體驗和生態旅游,讓這片生態茶園一年四季都能煥發生機,創造更多就業、帶動更廣增收。(俞婷婷)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