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長樂法院漳港法庭:“漳”顯新氣象 “楓”從“港”邊來
漳港法庭成立於1987年,位於福州市長樂區漳港街道漳港社區。法庭管轄漳港街道、文武砂街道、鶴上鎮、湖南鎮四個鄉鎮(街道),轄區面積175平方公裡,人口近20萬。
近年來,漳港法庭傳承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法庭調審聯動機制,探索專業化人民法庭建設,不斷為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交出新的司法答卷。先后獲評全省十佳法庭、集體二等功、全省法院黨建工作先進集體、首批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范法庭、省級青年文明號、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集體、全省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優秀法庭等榮譽稱號,並兩次獲評全國青年文明號。
搭建“三元聯調”機制
“天花板、牆壁一直滲水,家具全都壞了,我的房子本來一個月可以出租1200元,看到房子會漏水,租戶全都跑了,我的損失越來越大。”
近期,漳港法庭受理一起鄰裡糾紛。本案中,樓下業主訴稱因樓上業主裝修,導致自家房頂滲水,造成嚴重損失。對此,樓上業主辯稱,“房屋本身就是十幾年的老房子了,會漏水怎麼能怪我。而且他一直去物業投訴,給我斷水斷電,嚴重影響我正常的裝修施工。我還要去起訴他呢……”雙方此前的溝通都以爭吵結束,矛盾積累已久,難以調和。在訴至法庭前,物業、社區等方面已多次介入調解,都未能緩和矛盾。

調解現場
收案后,漳港法庭第一時間開展調解。承辦法官通過入戶調查、走訪物業了解實情,並向原告釋明訴求的賠償金額需經鑒定確認,因家具損壞的賠償金額並不高,可能導致鑒定費用高於賠償金額,希望原告充分權衡訴訟成本,以此調動原告調解積極性。除了耐心釋法理,法庭還邀請村居工作人員、轄區鄉賢,與當事人充分溝通,講情理。在多方努力下,雙方當事人最終確定賠償金額,並在簽訂調解協議后當場履行。
維護和諧的鄰裡關系,源頭解決群眾矛盾,做到息紛止爭,這是漳港法庭司法辦案始終堅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漳港法庭貫徹全流程調解理念,構建由法官、特邀金牌調解員、村居工作人員組成的“三元聯調”機制,綜合運用普法、說理、感化等方式,實現案件應調盡調、可調必調,年調解案件超600余件,調解結案率60%,源頭解決當事人急難愁盼。
探索“人大+法院”特色實踐
為創新人大代表履職方式,為人大代表傾聽群眾訴求、協助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渠道保障,長樂法院聯合區人大於2023年10月啟動人大代表司法聯絡員機制建設。漳港法庭作為人大代表司法聯絡員機制的“試驗田”,第一時間在庭內設置人大代表調解室,實時聯動人大代表開展案件調解工作,創新挖掘人大代表參與司法實踐新動能。
近年來,伴隨著轄區濱海新城的開發建設,漳港法庭收到的勞務合同糾紛案件數量呈現高位運行態勢。漳港法庭作為人大代表司法聯絡員機制的“試驗田”,第一時間聯動人大代表開展此類案件調解、文書送達、信訪化解工作,創新釋放人大代表參與司法實踐動能,人大代表累計參與32人次。

與群眾溝通,了解情況
在調解協議基礎上,漳港法庭干警第一時間審查事實制作筆錄,最終出具民事調解書結案,充分保障勞動者后續的申請強制執行權利。
“此類案件看似簡單、標的不大,但提供勞動方通常沒有充足証據以支持訴求,導致審理此類案件難度較大,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能夠有效促進案件審理,也能彰顯全過程人民民主。”漳港法庭庭長梁棋文表示。
“雙點協同”護航基層綜合治理
漳港法庭在轄區鄉鎮(街道)設立黨員法官法律服務點,法官定期入鄉辦公,常態化開展訴調對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13項服務工作,解決群眾司法需求。漳港法庭入駐龍頭企業設立法官服務點,點內設置法官聯絡牌,提供個性化司法服務,以優質司法助力企業發展。

現場查看
近期,轄區內一小區更換物業,而業主預交的物業費卻尚待處理。業主訴至漳港法庭后,法庭依托黨員服務點,立即啟動速裁審調響應機制,聯系物業公司、業主展開調解工作。法官審查要素,調解員對接物業公司與業主進行金額以及案件事實的確認。對於無法到法庭現場、身處外地的業主,調解員通過電話連線,指導其使用線上程序完成調解協議的確認。
“太好了,我們剛聽說小區要換物業的時候真的非常著急,還擔心人在外地,沒辦法處理預交物業費的退費問題,現在的線上訴訟流程真是方便!”漳港法庭高質高效完成百余件物業服務糾紛的調解,業主和物業公司也對法庭審調團隊頻頻點贊。
“漳”顯新氣象,“楓”從“港”邊來。人民法庭處於服務群眾、解決糾紛第一線,漳港法庭將進一步鞏固前沿陣地優勢,不斷提升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法治化水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讓“小法庭”持續發揮“大效能”,奮力譜寫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絢麗華章。(文/李曉萱 圖/漳港法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