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频道人民网首页福建频道首页|今日头条

    文化强省,福建“十二五”发展之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为福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机遇。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强调: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2011年底,福建还出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眼下福建正在力推文化强省步伐,那么,福建究竟靠什么铸造文化强省?

惠民之举:文化服务提升百姓幸福感

  福建许多驻村干部和刘建成一样,他们驻村后,帮村民们实现一个个愿景,村民有了新的文化生活。  福建许多驻村干部和刘建成一样,他们驻村后,帮村民们实现一个个愿景,村民有了新的文化生活。

  经过山路十八弯,方能找到一个叫洪坑村的地方,该村属于柘荣县楮坪乡,福建省的一个偏远内陆山区。尽管地处“角落”,可这里的生活并不乏味,村民们闲暇时总爱往村委楼跑,原来,修葺一新的村委楼里,有电脑、投影仪、农家书屋、棋牌室……文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或看书、上网“充电”,或下两盘棋娱乐娱乐,日子过得挺充实。
  这是福建省派第三批驻村干部、洪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建成驻村后,帮村民们实现的新生活。2011年到2013年,有近300名驻村干部驻扎在福建的近300个村里,跟刘建成一样,将文化服务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帮助改善、提高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这,仅仅是一部分。
  福建省近几年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根群众,正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提升幸福感。
  如今,该省每年都将文化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详细>>

活力之本:改制让“输血”向“造血”转变

  南靖芗剧团表演现身南靖土楼内。南靖县在发展土楼旅游过程中积极融入客家、闽南文化元素。  南靖芗剧团表演现身南靖土楼内。南靖县在发展土楼旅游过程中积极融入客家、闽南文化元素。

  改革创新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空前释放。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步健康发展,缘自文化体制改革到位。
  在冲破文化体制羁绊的道路上,“试验田”正在变成“丰收田”。按照中央既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截至2011年8月底,全省需转企改制的105家出版发行单位、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院)、电视制作机构和6家国有文艺院团全部实现转企。
  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改制,带来从依靠“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2009年12月,福建人民出版社等10家出版单位转制后,与新华发行集团整合组建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2010年,该集团实现税前利润10028万元,同比增长39.26%。
  福建省杂技团通过转企改制激发了活力,面向市场的精品明显增加,其中年演出数百场次的杂技《灯偶》就是代表。永定县对土楼艺术团和汉剧团进行重组,注册成立永定客家土楼艺术团,人事、薪酬等都按市场规律运作。经过3年转制发展,该团队伍稳步壮大,梯队建设趋于完善,活力迸发……   详细>>

创新之源:文创产业“集聚”“抱团”

  国庆黄金周,抛绣球招亲好戏在福州三坊七巷古街上演,吸引许多游客争睹、参与。  国庆黄金周,抛绣球招亲好戏在福州三坊七巷古街上演,吸引许多游客争睹、参与。

  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兴了文化事业,也火了文化产业。福建省接连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多项政策、2011年12月22日福建还出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助推福建铸造文化强省。同时,省级财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我们实地探访,看到的是这样一些景象。
  福州三坊七巷,全国仅存的坊巷格局大型建筑群,2011年国庆期间涌进游客44万多人次。人口密度过高、市政设施匮乏、建筑破损严重、房屋质量下降……往昔的难堪,在2005年编制规划,2006年启动修复之后,至今,三坊七巷光彩重生,文化内涵与历史古街相映生辉。
  这边传统文化挖掘等激发文化旅游红火,让福建文化产业活力提升;那边文化创意产业园悄然兴起,则让福建文化产业找到了产业集聚、抱团发展的新平台。
  文创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引爆着创意潮,使得福建文化产业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力。  详细>>

突破之路:闽台文化合作共谋发展

   两岸同胞交流热络。2011年11月首届闽台城隍文化节,倍受欢迎的电音三太子等闽台精彩节目亮相福州。
  两岸同胞交流热络。2011年11月首届闽台城隍文化节,倍受欢迎的电音三太子等闽台精彩节目亮相福州。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别具“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对台优势。闽台文化产业合作已逐步拓展到表演艺术、新闻出版、印刷发行、网络动漫等各个领域,海峡文化博览会、图书交易会等活动,已经成为闽台文化贸易和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
  “台湾业界在人才、经营、创意这方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如何把创意变成生意这一点上,进行深度的合作与探讨。”福建省文化厅厅长陈秋平表示。
  闽台文化产业合作有力推动了福建文化产业发展,2010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多。“十二五”末,福建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将提高到8%以上,将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指出:“福建将进一步发挥独特优势,深化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福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详细>>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