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62岁的乐峰镇炉中村村民黄展财来到隔壁的农家书屋。"劳驾,上次借的音乐书再给我下,有个地方没弄明白呢。"管理员潘丽红走到书架旁,熟练地为老黄找到了需要的图书。2008年炉中村建成农家书屋。如今书屋有50多平方米,藏书4万多册。【详细】
正是从2008年起,农家书屋建设每年都被纳入福建省委、省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旨在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 目前,福建已经在14433个建制村全部建立农家书屋,各级财政共投入近亿元。【详细】
农家书屋一小步,提升素质一大步。而农家书屋的建设只是近十年来福建为农民办诸多实事中的一项。自2002年至2012年,福建共计推出233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70%以上直接覆盖农村,惠及广大农民。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年万里农村路网工程”;全面免征农业税;加强村级农民技术员、医生队伍和建设;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计划;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福建把惠农实事办到农民心坎上。 【详细】
2001年在一次全省治理餐桌污染专题会上,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动情地说:"餐桌污染问题若得不到解决,我们就无法向全省人民交代。"此后,治理餐桌污染连续十一年成为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8月,《2012年度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在福建全省下发,治理餐桌污染编织食品“安全网”行动仍在持续……【详细】
不仅是治理餐桌污染,近十年来,福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公众保障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多个领域持续不断推进。2004年福建开始实施水利建设"六千"工程,其中千万农民饮水工程今年再让300万农民喝上放心水。2007年,福建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全省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441万人,参合率达到99.66%。【详细】
从2010年4月起,“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正式列入福建为民办实事项目。三年来,该项目共为全省上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取得了“托养一个人,解放一个家,温暖一片人”的良好社会效果。2010至2012年,福建已连续3年把社区信息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速……【详细】
随着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增加,资金的投入至为关键。福建省政府决策者对此极力推动。仅福建省级财政目前每年就为为民办实事下拨的资金超过百亿。
早在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关于《2001年省委、省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中批示:多数办实事项目启动早、进展顺利,也有一部分项目尚未启动……办实事项目大多数是要花钱的,凡是省政府已经议定要给的资金,省财政厅要尽快下达,不能因拨付资金不到位而影响项目进度……”【详细】
多年来,福建再为民办实事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在迅速上升。2006年福建拨付40亿为民办15件实事,2007年福建省级财政统筹安排51亿元,集中新增财力办好22项惠民实事,2010年福建省级财政用于为民办实事项目支出超90亿元。【详细】
到了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变成116.79亿元,比上年增加25.74亿元,增长28.3%。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确定的5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总投入达316.21亿元,其中省财政承担139.74亿元。【详细】
项目名称 | 为民办实事内容 | 实施情况 |
造福工程 | 1994年以来,福建开始实施造福工程,此后每年省委、省政府都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整体搬迁,改善这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201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十二五”时期“造福工程”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丰富造福工程内涵,搬迁范围从偏僻山村等扩展至七大类。 | 截至目前,已有5300多个自然村、近70万人整体搬迁至集镇、中心村等聚集地。今年,福建造福工程计划在去年搬迁10万人的基础上,再搬迁偏僻自然村农民、农村贫困残疾人10万,搬迁居住在地质灾害点、石结构房及试点镇旧村复垦人口6.08万人。 |
治理餐桌污染 | 自2001年开始福建连续11年将餐桌污染治理列入福建"为民办实事"项目。由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任组长,省经贸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餐桌污染"治理战役在全省展开。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整治餐桌污染的省份。今年8月,《2012年度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在福建全省下发,治理餐桌污染仍在持续。 | 十多年来,福建的治理餐桌污染目标不断扩大,从城市到县城到农村,治理对象从数个品种扩大到五大类。去年福建抽检了8万个生猪尿样,只有15个样品呈阳性,检出率仅0.02%,蔬菜农残抽样了77万个样,检出率为1.02%。而十年前瘦肉精尿样抽检超标率为76%,蔬菜农残快速检测超标率为30%。 |
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 2008年,福建下发《福建省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提出每个书屋图书一般不少于1500册(人口1000人以下的村不少于10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含必备书目),报刊不少于7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按照每年更新10%的标准落实农家书屋的出版物更新经费。 | 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农家书屋14433个,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全覆盖。今年初以来,省财政厅下达省级建设资金1352万元、中央奖励资金476万元,各地落实配套资金2178万元,为农家书屋建设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2012年上半年,新建农家书屋3132家。 |
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2007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当年9月,出台《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指导方案》,将新农合由试点转入制度建设,所有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市、区)将规范进行。2011年,进一步完善重大疾病大额住院医疗费用补充补偿方案,降低起付线,放宽进入重大疾病补充补偿的条件。 | 2012年,全省参合人数达到2441万人,参合率达到99.66%,基本实现人人参合;全省新农合筹资水平已达到人均290元。上半年全省所有新农合县(市、区)均开展新农合普通门诊补偿,共补偿123.03万人次,同比增长272.7%。 |
全面推行“新农保” | 2011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第1项。年满16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年满16周岁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 2011年,福建新农保制度实现全省覆盖,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2012年1月,城居保制度实现制度全省覆盖,比国家要求提前半年。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共有1393.49万城乡居民参保,综合参保率达89.26%。其中334.21万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累计发放养老金38.01亿元。 |
社区信息化建设 | 2010至2012年,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把社区信息化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速。福建先后下发《关于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福建省社区与建制村信息化建设水平评价指标(试行)》、《福建省社区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着力推进。 | 目前,福建社区信息化平台已经建设成为融社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站、社区综合管理系统、社区信息数据库、社区信息化应用项目和社区商务服务项目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具有技术先进、网络安全、平台开放、功能实用四大创新亮点。 |
农民饮水安全工程 | 2004年福建开始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09年起,福建全面规范对水质、水量、水源保证率和方便程度的建设标准,政府投入逐年递增,每年配套上亿资金,按487.5元/人的标准,由过去补贴到村转变为覆盖到人。 | 2011年,福建超额完成200万人饮水安全任务;截至今年10月10日,又有221.91万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2013年,福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从原规划的解决354.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提高到400万人。 |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 | 自2010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要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依托社区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资源,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059个,所有项目社区共建有老年人活动室15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54个、日间照料室788个。2013年起,这一服务建设将向农村延伸,到2015年力争每个乡镇拥有1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 |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 2010福建将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提出把校舍安全工程与城镇化进程、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建立以县为主的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 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的第一年,福建下达省级资金29.16亿元,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工面积28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53.6万平方米、竣工项目698个。2012年一季度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竣工48万平方米。 |
残疾人托养服务 | 从2010年4月起,“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正式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决定每年扶持10所公办“福乐家园”建设。2011年,福建通过的《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提出,到“十二五”期末,“福乐家园”达到200所规模,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10万人次托养服务补助。 | 目前已为1.4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其中居家托养1.1万名,机构托养3000名,每人每年均补助5000元。三年来,福建共为30所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扶持公办福乐家园投入资金4000万元。全省已建成省、市、县三级各类“福乐家园”169所。 |
义务教育段学生"两免一补" | 2006年福建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农村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2007年开始将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 2006年度全省实际免除学杂费6.78亿元,比计划超0.36亿元。全省共361.17万人受益,比计划预计数多21.17万人。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闽对全省市区、县城城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除学杂费,全省受助学生89万人。 |
“为民办实事,是一项不容易出“政绩”的基础工程,贵在坚持,贵在长效。在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来进一步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使党委、政府确定的实事项目更符合群众的迫切需要。”——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