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福建频道|热点专题
    有报道指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公车私用”问题持续发酵。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加强公车管理,但“公车私用”却难刹车。
    针对“公车”问题,各地也在探索监督办法。如2009年杭州市规定市局(副厅)级以下取消专车,实行货币补贴。2010年广州市启动试点,引入GPS实时全程监控公车使用情况。然而从各地试行情况来看,效果却不理想。为何“公车私用”现象愈演愈烈?究竟怎样才是治本之策?

公车私用,今年少没少?


宁德城管执法车变婚车

宁德城管执法车变婚车 疑公车私用

    1月7日,网友通过微博爆料称:“宁德市城管大队元旦期间公车私用,执法车辆贴上双“囍”参加当地婚礼,为婚宴助威。”此事一经曝光,引起网友热议。据爆料者称,1月2日,他路过蕉城区兰田村时,看到一辆贴着“囍”字执法车停在路口,很多人正从车上把东西往下搬。如此明目张胆的公车私用行为,让他感到很吃惊:“他们怎么能‘执法犯法’?”当时,他就忍不住随手拍了几张,发到网上。

广州警员公车私用曝光 送XO和现金求私了

    广州知名“公车私用”民间监督者区伯曝光称,17日晚在广州半岛游艇会酒店外拍摄到一起疑似公车私用行为,事后广州海关缉私局警员送来知名洋酒和5000元现金,希望停止曝光。

媒体调查称春节期间山西仍有公车现身旅游景区

    记者在山西多地暗访发现,公车私用现象有所遏制,但仍有一些公车现身旅游景区等处。 公车不仅仅出现在旅游景区,记者在殡仪馆、公墓等扫墓场所也看到了一些公务用车,有的车身上还印有明显的执勤标志。【详细】

各地出台规定加强公车管理


车轮上的腐败何时休?

厦门:公车分级管理 节假日封存停驶

    2012年7月,厦门出台《厦门市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 《办法》中规定,厦门市将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分级、编制管理,将公务用车分为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此外,《办法》也要求公务用车必须统一悬挂机关牌号,便于社会监督。在公务车辆的使用上,《办法》也对公车私用上了“紧箍咒”,要求公务用车集中管理,严禁分散管理使用。

多地公务用车实行GPS定位管理

    1. 2010年6月份以来,常州金坛市交通系统70多辆公务车全装了GPS监控系统。GPS监控装上后,用车单位和用车人的用车行为受到“盯梢”。2.截至2011年9月底,广州市党政机关约1万辆公务车已完成GPS定位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安装,公务车监控系统也随即正式启用。3.2011年5月份开始,青岛市对工商、国土、环保等单位的部分执法车辆加装GPS进行了试点。

湖南等地给公车贴明显标识

    湖南省临湘市出台规定,给全市的公务用车都统一贴上了一个特殊的标识--"临湘市公务用车"标牌;河北青龙公安全部非制式警用车辆、"冀O"牌照车辆统一张贴"公务车"明显标识,严禁公车私用。

各地规定为何难以遏制公车私用?


车轮上的腐败何时休?

现阶段,对公车的监督以内部监督为主

    让每天都在享用公车的人去监督治理公车,加上惩治力度偏轻,很容易让监督变成走过场。现在对公车的监督,大都是政府内部监督。然而,让坐公车的既得利益者去监督治理公车,只会使约束机制徒有其名。

大量公车外部标识不明显 难以被识别

    梳理近期“公车私用”事件不难发现,就是外部特征明显的公车容易被曝光。比如喷涂了字样的军车、警车、执法车等,但数量更为庞大的公车由于外部标识不明显,难以被公众识别。在浩浩荡荡的迎亲车队中,在富丽堂皇的酒店外,在熙熙攘攘的景区旁,有多少公车在其中人们无法识别,又如何监督?

为躲避外部监督,一些地方政府采用多种办法应对

    为了躲避外部监督,一些地方政府的应对办法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采用“障眼法”,一辆公车配备多套车牌,参加公务活动用“领导牌照”,私用时改挂普通车牌。这样一来,群众的监督就变得更加无力。【详细】

如何才能遏制公车私用现象?


遏制车轮上的腐败须加大力度

小学生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

    这位小学生的建议得到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的认可。采访中很多人表示,小学生的建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既能提高公车使用透明度,也便于群众监督。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要在监管、监督方面找出口,不是一个“红牌”能解决的。

“监管+改革”双管齐下

    治理愈演愈烈的车轮腐败,必须依靠“监管+改革”双管齐下,不仅要内部监督,还要引入外部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和网络监督等。同时还必须将公车配备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

加大问责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公车保有量

    加大“公车私用”问责力度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会起到震慑作用,更能展示政府主动接受监督的诚意。在韩国首尔、中国香港等地,由于公车数量少,基本不存在监督难的问题,因为一开出门所有人都知道公车出行,自然不敢私用滥用。 【详细】

盘点国外如何治理公车私用乱象


遏制车轮上的腐败须加大力度

最简单做法:明显标识 代表国家:韩国

    在韩国首都首尔,政府的公务车都会在汽车的侧面和前面印上“HiSeoul”(你好首尔),后面还有各政府部门的标识。

最细致做法:严格登记 代表国家:芬兰

    在芬兰的各级政府机构中,无论是为数极少的专车、公车还是执行公务的私车,都必须实行严格的登记。每次出车的起始时间、地点、里程表公里数都要详细记载,这既可监督公车使用情况,也可制约司机开公车办私事。

最先进做法:GPS监视 代表国家:美国

    美国为了打击公车私用,很多公车上都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以监视车辆的行驶路线、停泊地点,避免不经济地行驶。公众有权利对公车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最干脆做法:不配公车 代表国家:日本

    日本的公共交通系统很发达,一般公务活动都是尽量利用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公务用车数量很少。【详细】

微博互动

    要想有效治理“车轮上的腐败”,除了完善监督机制和渠道,还应加大问责力度,减少公车保有量。只有从顶层设计,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公车私用。

人民网福建频道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出品:人民网福建频道 策划:陈玲华 美编:陈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