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
时间 | 事件 | 地点 |
---|---|---|
1874年5月 | 出兵3600余人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戳高山族同胞。 | 台湾 |
1894年7月 | 在丰岛海袭击中国军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1月,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全市2万中国人全遭杀戳,只36人幸免于难。 | 大连、旅顺 |
1895年3月 | 占领整个辽东半岛,仅在田庄台一地就杀死我军民2000人;4月,迫使中国清政府签定《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11月,占领台湾全岛。 | 辽东半岛、台湾 |
1900年5月 | 日、俄、英、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 北京 |
1901年9月 | 清政府与日本等11国在北京签定《辛丑条约》。 | 北京 |
1904年2月 | 偷袭俄国在中国旅顺口的舰队,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 | 东北 |
1905年12月 | 清政府和日本签定《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租界地转让给日本。 | 辽东半岛 |
1906年6月 | 成立对我国东北进行全面侵略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关东都督府。 | 东北 |
1907年7月 | 与法、俄签定秘密协定,把南海和福建定为日本势力范围。 | 福建、南海 |
1914年10月 | 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全线;11月,日、英联军攻占青岛。英军撤走后,日本妄图长期侵占山东。 | 山东 |
1915年5月 | 以最后通牒方式,迫使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21条”。 | 北京 |
1925年5月 | 伙同英国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 上海 |
1926年3月 | 炮击大沽炮台,调军舰对中国进行威胁。 | 天津 |
1928年5月 | 制造济南惨案,攻占济南,大肆烧杀;6月,在沈阳皇姑屯站炸死张作霖,阴谋乘乱夺取东北。 | 山东、辽宁 |
1931年9月18日 | 悍然对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9.18事变,连续攻陷沈阳、鞍山、铁岭、抚顺、长春等重要城市。 | 东北三省 |
1932年1月28日 | 1月28日,在上海挑起1.28事变;2月,占领哈尔滨,东北全境沦陷,3000多万同胞沦为日本铁蹄下的奴隶;3月,制造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在长春宣告成立。 | 东北三省 |
1935年10月 | 制造华北事变,冀东22个县沦为日本殖民地。 | 华北地区 |
1937年7月7日 | 借口在北平卢沟桥附近演习中失踪一名士兵,遂炮轰宛平城。守桥的中国第29军官兵奋起反击,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 | 北平卢沟桥 |
1937年12月13日 | 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沦陷,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 | 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