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祥厦门市海沧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对台先行先试
建设新时代“法治海沧”

嘉宾:厦门市海沧区委政法委书记 李培祥
地点:人民网福建演播室
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兴起“大学习”热潮,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谱写新时代政法事业新篇章,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人民网福建频道、福建法治报、福建长安网联合主办《全省政法系统“拥抱法治新时代 踏上平安新征程”大型系列访谈》。本期嘉宾为厦门市海沧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培祥。 【详情】
  • 厦门市海沧区委政法委书记 李培祥厦门市海沧区委政法委书记 李培祥
  • 李培祥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李培祥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
  • 李培祥接受人民网专访李培祥接受人民网专访
厦门市海沧区委政法委书记 李培祥厦门市海沧区委政法委书记 李培祥
李培祥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李培祥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
李培祥接受人民网专访李培祥接受人民网专访

精选对话

问:

海沧作为全国设立最早、面积最大、功能最强的台商投资区,在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做了哪些积极的探索,成效如何?

答: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且提出了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提高“四化”水平和加强“四个体系”建设。海沧区立足本土实际,借鉴“枫桥经验”,进一步健全法治、德治和自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沧新一届区委领导班子成立后,首场讲座便邀请了国家二级大检察官、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游劝荣为全区领导干部作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专题法治讲座。通过讲座,展示了区委班子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决心,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加快“法治海沧”建设。 因台而设的海沧,在促进两岸交流融合中一直发挥着先行先试和前沿阵地的作用。2012年6月,海沧区在全国率先成立首个涉台法庭,集中管辖全市范围内涉台刑事、行政及民商案件。运行六年多来,涉台法庭实行阳光审判、人文调解、繁简分流、上门服务等措施,真心实意为台商着想,倾力打造台胞投资办厂的利好环境,创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受到台胞们的广泛赞誉。 涉台法庭的建设上,海沧从人员配置入手,一线办案人员都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深厚的法律知识积累。与此同时,涉台法庭还加强制度创新,聘请台胞陪审员参与审判,让前来涉台法庭参加诉讼的台籍当事人多了一份同乡的亲切。截至2018年5月,台胞陪审员共参与陪审案件540件,调解撤诉321件,涉案金额高达6.9亿元。

问:

在海峡论坛上,海沧聘任了新一批的台胞社区主任助理,在社区治理上,台湾青年们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此举的意义在哪里?

答:

2018年6月5日,海沧区举行新任台胞社区主任助理上岗仪式,35名拥有不同背景、来自台湾18个县市的青年从278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一个共同的新身份——厦门海沧台胞社区主任助理。2014年,依托全国台联在海沧设立的两岸社区交流基地,在全国首创聘用台胞担任乡村社区助理模式。国台办、全国台联领导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形势下深化两岸交流的创新举措、务实举措。 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试验,加上此前的8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如今43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实现了全区43个行政村和居民委员会的全覆盖,这些台湾青年将履行参与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义工理念,推广志愿服务;协助培育社区组织,推进协商共治;沟通对接两岸,深化相互认同与融合;协助组建乡村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等六项职责。 作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对台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是海沧的使命。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促进两岸心灵契合,海沧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聘请台胞社区主任助理,参与海沧乡村振兴,是海沧在新时代实现两岸社会融合的一大创新,将对两岸深度融合产生深远意义和影响。

问:

在社会治理上,海沧是如何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的,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答:

如今,社会治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海沧顺应潮流逐渐调整与社会的关系,通过购买服务和招投标等方式,将可以由市场和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给企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承担。 警民调解室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就是其中的一项创新。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借贷、邻里、劳资、医患等方面的非警务纠纷,警方显得很尴尬:不调解,矛盾纠纷可能升级激化;调解,又占用大量警力。为破解这一“老大难”问题,海沧区委政法委、区综治办牵头协调,联合厦门市公安局海沧分局在钟山派出所建立全市第一个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警民联调室。 钟山派出所警民联调室配备9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均从退休老民警、老法官或者律师、法律工作者以及辅警等有一定法律工作经验的人员中选聘,调解员在工作中遵循依实说理、调解优先,以案释法、依法依规,多方联动、情理法兼顾的原则,努力做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2018年以来,警民联调室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33件,有效地维护了当事的的合法权益,做到了“案结事了”,得到当事人的高度赞誉。 除了线下的警民联调外,海沧还上线了“海沧调解在线APP”,打造指尖上的云调解平台。海沧调解在线平台矩阵由线下的调解组织、网上调解服务平台、手机当事人端、手机调解员端和调解在线管理后台几部分组成,将智能手机作为前沿阵地,将调解室搬到了手机上,在手机端即可获取人民调解相关服务,高效、便捷、专业的优势得到凸显,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数据显示,2015年10月海沧调解在线APP推出至今,海沧区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5件,成功率达99.8%,协议金额达6183.73万元,防止群体性上访9件105人。

问:

近年来,海沧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可以从中看出“法治+德治”的新思想,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答:

海沧高度重视文化的“教化”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优良家风,传承耕读文化。2016年下半年起,海沧全面启动了弘扬“耕读文化”活动,“耕读传家”进校园、诵读国学经典、晒家风亮家训、举办两岸国学院长论坛、百名书法家送春联进万家等等,形式多样,亮点纷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市民群众文明素质和文化素养。 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是,海沧区大力推进社区书院建设,并以此为平台,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当代价值。目前海沧区已建成社区书院27家,这些书院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组织孵化、群众议事场于一体,开设了多门耕读文化特色课程,在民风教化、基层维稳、价值关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功能和意义。同时,依托社区书院,海沧组织开展了村情村史、村规民约、家风家训、先进典型“四上墙”活动,深入挖掘各类人文历史资源,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选,以及“传家训 亮家风”和“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主题文化活动,让群众走出家门,服务他人、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依托社区书院这一主平台,海沧构建起覆盖全区的耕读文化传播格局,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到弘扬耕读文化的实践当中。比如,天竺书院所在的天竺社区还被中宣部评为全国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