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强漳浦县公安局局长

民生为本
打造漳浦特色警务模式

嘉宾:漳浦县公安局局长 陈伟强
地点:人民网福建演播室
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兴起“大学习”热潮,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谱写新时代政法事业新篇章,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人民网福建频道、福建法治报、福建长安网联合主办《全省政法系统“拥抱法治新时代 踏上平安新征程”大型系列访谈》。本期嘉宾为漳浦县公安局局长陈伟强。 【详情】
  • 漳浦县公安局局长 陈伟强漳浦县公安局局长 陈伟强
  • 陈伟强接受人民网专访陈伟强接受人民网专访
  • 陈伟强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陈伟强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
漳浦县公安局局长 陈伟强漳浦县公安局局长 陈伟强
陈伟强接受人民网专访陈伟强接受人民网专访
陈伟强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陈伟强走进人民网福建演播室

精选对话

问:

请您首先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漳浦县公安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获得哪些成效?

答:

漳浦县公安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毫不动摇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意为导向,着力打造民生警务,唱响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公安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和认可,群众普遍认为现在漳浦“社会更稳定了、治安更安全了、队伍更富战斗力了”;并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2017年度县绩效考评、平安考核均获评第一系列。

问:

其实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看到警察就是看到了安全感。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加班到半夜,走在空旷的马路上,看到巡逻的警车,我们就觉得安心很多。如何树立人民警察的品牌?如何让百姓对公安树立信心?在这些方面,漳浦县公安局是怎么做的?

答:

我们要化管理树形象。始终把队伍管理置于公安工作的核心,在突出抓基础性制度落实方面,主要是细化单位和个人考评,建立健全精细管理制度和跟踪督办制度,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形成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结果、有反馈的新常态;在突出抓常态性督导问责方面,主要是强化纪律作风管理监督,建立健全“三项制度”使用办法,解决日常队伍管理“问责不严、督责不力”问题;突出抓阶段性教育整顿方面,每年在全县公安机关开展一次队伍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强化队伍问题集中排查整治,推进伤害案件专项清理,有力杜绝执法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民警因违法违纪逐年下降,队伍战斗力明显增强,确保了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刑事发案持续下降、交通事故、卷烟打假、信访热难点问题有效整治。

问:

在树立好公安品牌的同时,其实也在逐步拉近百姓的关系。有句话叫做:有困难找警察。这也是漳州110当年推出的便民口号,那在这方面,漳浦公安局又是怎么做的?

答:

结合省市公安机关“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和“三走访”活动,漳浦县公安局坚持规定动作与聚焦主业相结合,着力在“深”“实”“广”字上做文章,强力推进“访基层、访企业、访群众”三走访活动深入开展。通过走访广开言路,把准群众所需所盼,以民意引领警务,真正把公安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拉近警民关系,让广大群众了解公安工作成效,增进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认同,全面助推综治“三率”提升,成为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培训活动的生动实践,并在全市公安工作亮点推介会上作典型经验推介。

问:

打击预防犯罪是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预测预警预防,有效防范各类风险,在这方面,漳浦公安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

我们坚持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建设一支过硬队伍。强化主业惠民生。始终聚焦主业,着力以警务保障民生,根据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哪里,努力让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 在强化破案打击提升方面,紧跟漳州市公安局“智慧警务”理念引领步伐,积极探索现代信息化环境下以情报导侦为主导的“大数据、大合成”智慧警务,创新做强“刑侦、技侦、研判、网侦、图侦”五侦合一作战模式,刑事立破案实现“两降一升”良好态势。刑事立案持续下降,2018年上半年,共立刑事案件869起,破406起,破案率46.7%,与2017年同期相比立案数减少277起,下降24.1%,破案率提升5.7个百分点。在强化热难点问题整治方面,针对一起突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或者重大刑事案件,就可能导致一个甚至多个家庭陷入贫困的实际,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全力整治治安热难点问题。在交通安全整治方面:2017年全县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177起、同比减少43起、下降21%,死亡98人、同比减少34人、下降19.6%,“全省道安综合整治重点县”顺利摘帽。 在强化隐患纠纷防范化解方面,切实做好农村地区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的各项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最大限度地防止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以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问: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公安工作的受益者,因为公安工作不仅仅局限在破案这一块,还提供了非常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比如上户口,办护照,等等,应该说我们生活上的很多需求是离不开人民警察的服务。

答:

服务群众是公安机关的立警之本、职责所系,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我们在认真落实已有各项便民利民措施的基础上,创新便民利民措施,推行三项服务便民举措,第一项是,开展“上门服务”:治安部门为需办理户籍事项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提供上门服务,交警部门全面推行摩托车“带牌销售”便民利民措施、车驾管业务下乡便民服务以及交通安全“五进”宣传工作。第二项是推行“延时服务”:公安服务窗口星期六上午取消休息,保证群众在法定节假日和特殊紧急需要时办理业务,不受时间限制。第三项是创新“智能服务”:出入境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只跑一次”制度,购置自助签注一体机、自助填表机等智能设备,简化优化办理证照流程、缩短群众等候时间,实现了赴港澳台旅游再次签注由6个工作日到立等可取的巨大突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群众 “说走就走”的旅行愿望。

问:

从您的阐述中,我感受到鲜明的漳州110的工作作风,漳州110有很多优秀的经验做法,您有哪些借鉴,又有哪些创新?

答:

我于2016年任职漳浦后,结合公安巡特警与县巡防队伍建设实际,一是全面实行政治化教育、军事化管理、制度化约束、正规化训练、实战化勤务,打造一支过硬巡防队伍,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打防控能力,实现了城区案件大幅下降、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的良好效果。二是通过建立“点上守”、“线上巡”、“面上控”三位一体的整体巡防运作机制,县城区刑事发案率大大降低,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30.2%。三是把“降警情、压发案”作为防控犯罪的新导向和着力点,完善和推进全县大巡防格局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蹲守打现和巡防管控力度,可防性刑事案件下降明显,带动全县平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