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年前,一部名为《天地大冲撞》的美国灾难片就已经让全世界人民闹得沸沸扬扬,那时,“99大劫难”的影响力可远比现在“世界末日论”要邪乎的多 …而随着之前《2012》的热播,全世界忧心忡忡的人们又走到了一起。在这个信息产业高度发达的社会,连广播和报纸上一句愚人节笑话“火星人入侵地球”,都能让百姓夺路逃命。而那些制作精美、特技出色、包装入时的“大片”简直能让民众为之癫狂了。
西方学者一再阐明,“末世”的提法直接源于《圣经》。《圣经》之《启示录》预示了人类发展的各个时期将要发生的、多为悲剧性的事件。它虽——做了列举,但却没有注明年代,其结局是人们熟悉的所谓“最后审判”。于是,人们将各式各样的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作为末日即将来临的预兆。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所谓的“末日说”其实是对玛雅历法的误读。今年5月,美国考古学家在对危地马拉一座古建筑物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玛雅人的历法可延续大约7000年,而不是人们此前普遍认为的5125年。这意味着“玛雅历法预测了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的说法根本就是不可靠的。 【详细】
玛雅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危地马拉文化部长巴兹新日前表示,12月21日并不是世界的末日,相反,它将是人类的觉醒、地球再生的时刻,它标志着巴克盾新纪元的开始。 【详细】
地理科普知识告诉我们,地球的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无论何时地球上都会有一半地方被太阳光照射到,不可能连续3天72个小时处于黑夜之中。 【详细】
实际上,在其他几个粒子物理学实验启动,甚至是第一次核武器实验之前,世界上也充斥着类似的末日预言。而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预测世界末日会到来。可是,这些预言一个接一个地被证实是谎言。以下是30个并没有变成现实的“末日预言”。 【详细】
报道指出,中国历史上没有关于这一灾难的预言,目前这一妄想风波可以追溯到2009年上映的好莱坞灾难影片《2012》。这部影片在别的地方只是较受欢迎,但在中国却大受欢迎,观众显然受到了中国军方修建诺亚方舟挽救人类这一情节的诱惑。 【详细】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这一恐慌表明中国社会存在一种普遍焦虑。他说:“这种恐慌性购买行为不仅表明人们对即将来临的灾难感到害怕,而且也反映出他们对人生和社会有种不确定感。” 【详细】
所谓的“世界末日”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不,近日漳州一公司贴出了给员工们放“世界末日”假的海报。这“小闹剧”式的海报,倒让该公司的员工们雀跃一番。而福州厦门也都有公司给员工放“末日假”。 不过,公司经理称,他不是因为相信“世界末日”才给员工们放假,而是想变个花样让员工们休息。 【详细】
最近,福建部分地区有人当街发放传单宣扬“世界末日”,蛊惑市民入教,迷惑你“用手中积蓄做有意义的事情”,骗取钱财。 【详细】
在“世界末日”言论大行其道的背后,大量精明商家的推波助澜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他们往往是“世界末日”言论的幕后策划者,也是最终“受益者”。因为在死亡和恐惧的作用下,人类的大量购买行为都是非理性的。等人们发现“世界末日”根本不存在的时候,也是众多商家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 【详细】
从“生存哲学”的角度看,有那么一点点“末日情怀”也不是过于可怕的事情。人类还能在地球上生活多少年,没有哪位先知先觉者能给出确切答案,也没有谁能彻底平复人类古已有之的这种不安全感。那部靠着视觉效果震撼人心的电影《2012》,它便是超越现实主义思想的束缚,对当下的现实提出了警示。或者说,心存那么一点点“末日情怀”,反而有助于我们思考“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个大命题。其实,只要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每一天都可以是狂欢节,何必等到所谓的“末日”才追悔莫及? 【详细】
世界是否永恒,要看各国、各地区怎样对待大自然和人类了。如果还是打打杀杀,挖挖砍砍,疯狂侵占,只索取,不建设,只侵吞,不保护,只玩霸权,没有和平发展的举动,那就是对美好世界的毁损。而我们则会首当其冲,更没有幸福的指望。 【详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世界是永恒的”。距离所谓的“世界末日”越来越近,我们更应该清醒过来,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个问题。世界永恒也罢,世界遭到不停地改造也罢,总之,它会一直地存在下去。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好好与所爱的人共聚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