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首页|网站地图
    纵观清朝268年历史,共有十二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开国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还有三位,奕訢、奕譞、奕劻则是同辈兄弟,清后期的重臣。唯独剩下一位是在雍正时期册封,他就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子,怡亲王胤祥。
    最近上档的电影《宫锁沉香》再一次将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故事搬上银幕。其中陈晓扮演的男主人公就是这位“铁帽子王” 胤祥。这位王爷的一生真如电影里描述的那么曲折离奇吗?他是如何从一个没有爵位的皇子一跃成为“铁帽子王”?《镇海楼读史》,这一次我们要走近宫廷深处的十三阿哥。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年),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黄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
    自康熙三十七年七月12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
    在弟兄间,胤祥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上谥号为“贤”。雍正皇帝为了纪念他的功劳,下旨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这成为雍正一朝中唯一一个无需避讳的皇族。雍正皇帝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谥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于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晏驾,雍正登基,皇十三子胤祥迎来了人生的巅峰,雍正皇帝继位后,接连颁发几道诏旨,加封胤祥,亲王尚且不够,在亲王之外复加封郡王,之后又加俸禄,加仪仗,直至世袭罔替,短短几年之中,皇十三子从无爵的皇阿哥骤迁亲王,又从亲王直至世袭罔替,得到了一个臣子所能得到的最高爵禄,雍正似乎想把胤祥在康熙年间所没有得到的加倍补偿给他。而怡亲王也并没有恃宠而骄,十四年的磨砺,使他变得更加低调谨慎,他拿出十二万分的忠诚来回报皇帝对他的厚爱,以至于雍正四年七月,得到了雍正“忠敬诚直勤慎廉明”的评价,其实在雍正心中,这八字并不足以概括怡亲王之贤,还有“遗美”。
    雍正八年五月,一生命运多舛遭际坎坷的怡亲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离世给予了雍正皇帝情感上以沉重的打击,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德行不够,上天才收去了他最为倚仗的兄弟。雍正甚至痴心地认为胤祥走在他的前面,对于他本人固然是一件至悲至痛的事情,而对于胤祥来说,是一件全福之事,因为如果胤祥走在他的后面,即使他的子孙懂得他的心思,也不可能做到他这样周详,他对于十三弟的身后事,已经做到了全无遗憾,一个皇帝所能赐予臣子的一切荣誉,雍正都毫不吝惜地赐给了怡亲王。[详细]
  • 胤祥一生命运坎坷,大起大落,翻阅清朝各类官修史书,在康熙四十七年至康熙六十一年,这十四年间,皇十三子行踪成谜,因此给人讳莫如深之感,《清史稿》如此,《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如此,《皇朝文献通考》亦是如此,正因为官史中许多事情语焉不详,才更能引发人们寻幽探奇之心,诸多离奇猜测便由此而生,以至后来在文艺作品中被演绎为“囚禁宗人府十年”。
    胤祥原为康熙爱子。康熙三十七年,胤祥十三岁,由本年开始,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康熙带着他拜谒祖陵,视察河工,巡幸塞外江南,十年间出巡达三十次,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他皇子间或随驾,唯独他次次不落因为皇帝的如此眷顾宠爱。
        然而康熙四十七年七月的那次随驾出巡却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这一次的出巡使原本激流暗涌的储位之争浮现在世人眼前,揭开了皇子们此后围绕皇位长达十余年的激烈争斗,从此皇十三子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淡出了历史舞台,世人不知他所犯何罪,受到何种惩罚,因何而失爱于皇父,《实录》与《起居注》等官史中竟然找不到任何线索,只有通过胤禩之子弘旺所撰《皇清通志纲要》,人们才知道,皇十三子卷入了储位的争斗,曾经被康熙圈禁,但他显然并未被一直圈禁,却又实在找不出他何时被开释的证据,问题是,如果他真的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应该像皇长子一样永远圈禁,不被赦免,可事实上,他应该不久就被放出,据史书记载,康熙四十八年四月康熙帝巡塞外,他在随行皇子之列。[详细]
  • 从很多方面的记载和描述来看,胤祥是一个锐意进取、行事周密、极富主人翁精神,对雍正初期政治活动有重大影响的一代名臣。性情上则精明内敛、冷静自持,在为官为臣方面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深知其中游戏规则,同时也礼贤下士,“爱才如恐失,虽一言之当,必采而纳之。”
    胤祥还是十三阿哥的时候,曾经病了一年都不曾宣太医医治。即使后来太医去看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哀叹忧怨之辞,并不以此来乞求父亲的垂怜。胤祥性格中隐忍的部分由此可见。在康熙朝的最后岁月中,胤祥不论多么不如意,多么不受待见,可是从未公开表达过自己的不满。也就是在这样不堪的境遇下,这种被亲人离弃的痛苦中,只有雍正始终如一,不离不弃,因此他只有向四哥倾诉衷肠。
        也正是这样的性格,让胤祥更加宽厚待人。勘测水利时,胤祥晚上也要等和他一起去的汉大臣平安踏勘水源回来才睡觉,怕他们迷路,还派自己的坐舰去找。诸如此类对官员们多加关照、给下属送衣送药的例子不胜枚举。
        胤祥也不迷信。雍正是对佛学禅宗都有相当了解的人,相比之下,胤祥是一个更为世俗的人。他虽然也通禅语,会和四哥谈经论道,会给儿子弘晓讲解佛学,但并不热衷。他对宗教信仰处在一种想起来信信,想不起来拉倒,大部分时候他是想不起来的状态。[详细]
  • 看宫廷剧经常能听到“母凭子贵”这个词,说的是后宫里哪位娘娘指着肚子能够争气,荣获恩宠,得沾雨露,十月怀胎,诞下麟儿,然后平步青云,入主中宫。在历史上,母凭子贵的例子不胜枚举,光光清朝就有孝庄太后、崇庆太后、慈禧太后等多位从妃子越级成为太后、母仪天下的例子。而怡亲王胤祥的母亲则是地地道道、完完全全的“母凭子贵”,并且还是“死后哀荣”。
    胤祥母亲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参领海宽之女。入宫年岁不详,侍奉康熙时为妃,未行册礼,故没有封号,为庶妃。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辰时生皇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二十六年11月27日生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三十年辛未正月6日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闰七月初二谕礼部:“妃章佳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久侍宫闱,敬慎素著,今以疾逝,深为轸悼,其谥为敏妃。”
        章佳氏生前连封号都没有,终康熙一朝仅是死后封敏妃。她是如何成了“敬敏皇贵妃”,竟可以和其他四位皇后一起与康熙皇帝同葬?
        雍正年间,她的儿子胤祥忠于雍正,被封为怡亲王,后又加郡王衔。章佳氏因为儿子的关系也被雍正尊封。雍正元年六月,雍正以其子怡亲王允祥贤,追晋为皇考敬敏皇贵妃。九月,祔葬景陵。章佳氏开了皇帝陵祔葬皇贵妃的先例。从死后封妃,到跃过贵妃追尊皇贵妃,可以说章佳氏在死后能够有这么高的荣耀,完全得益于她的好儿子。[详细]
  • 雍正元年(1723年),胤祥被雍正帝封为和硕怡亲王。后来得到世袭罔替的许可,是清朝第九位铁帽子王。此后一共传了八代九位怡亲王。而就在第七位怡亲王的时候,这一脉险些遭到“灭顶之灾”。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怡恪亲王奕勋长子载坊袭怡亲王爵位。可是年仅五岁的载坊福薄,嘉庆二十五年就去世了,前后只当了一年的王爷。爵位后来由载坊的弟弟载垣承袭。
    这位怡亲王载垣就是咸丰皇帝临终前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之一,也正是他险些断送怡亲王一脉。
        载垣是奕勋次子,载坊异母弟。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任钦差大臣,与英法联军谈判,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随咸丰皇帝逃往承德。十一年七月,咸丰崩殂,载垣和肃顺、端华等八人,再受顾命,为“赞襄政务大臣”。后来,慈禧和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载垣和肃顺、端华一起,被革职夺爵,赐自尽而死,年四十六岁。他本人最终被黜为不入八分辅国公。
        载垣被削爵抄家,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恢复被革之怡亲王世爵,由奕格之子,载垣的族弟载敦继袭。“铁帽子王”的爵位险些丢了,这和那个时代的宫廷斗争、权力争夺是有密切关系的。作为顾命大臣,载垣最终还是不敌两宫皇太后和恭亲王的“联盟”。[详细]
派系 情况概要
大千岁党 “大千岁党”以皇长子胤禔为首,为首党人是大学士明珠,此人还是胤禔的亲舅舅。其它党人有大学士余国柱、户部尚书福伦等。
太子党 “太子党”以皇太子胤礽为首。“太子党”首脑人物是索额图。索额图是康熙幼年首席辅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后叔父、皇太子叔姥爷、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曾经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康熙二十八年他担任中俄议定边界谈判的中方首席代表,主张尼布楚、雅克萨两地当归清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但他后来陷入了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的旋涡。康熙四十二年五月,康熙帝令宗人府将其拘禁,不久死于幽所。自索额图垮台后,康熙与太子之间的猜疑逐年加重。一是太子的重重恶行令康熙失望和愤恨,二是康熙眼见“太子党”蠢蠢欲动严重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至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因皇十八子的病危而引发了一废太子事件。而后康熙便开始后悔,寻遍各种借口复立胤礽,但他与胤礽之间的猜疑却因此日益加剧,三年后(康熙五十一年),康熙下决心再废皇太子。自此胤礽便在康熙朝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三爷 三爷”指的是康熙帝第三子胤祉,后封诚亲王。而之所以说是“三爷”,不是“三爷党”,这是由于胤祉根本没有形成什么明显的朋党之势。胤祉本身在诸多皇子中是比较喜欢舞文弄墨的,周围都是些文人。他们受康熙之命,负责编书,还负责重修坛庙、宫殿、乐器,编制历法等。他们的最大成就是编辑了我国第二部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所以,胤祉即使有当皇帝的心,但较之别的阿哥,动作可小得多了。
八爷党 “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的一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还包括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四阿哥胤禵以及侍卫鄂伦岱、内大臣阿灵阿等人。在康熙一废太子胤礽时,诸多对储君之位有所觊觎的各党开始活跃,尤以八爷党最甚。康熙生平最痛恨结党营私,心中大为不满。此后,康熙多番找机会打击八爷党,胤禩还曾一度被圈禁。雍正登位后借故将胤禩被开除宗籍,改名“阿其那”,将胤禟改名“塞思黑”,将十阿哥,十四阿哥调往偏僻处不得返京。胤禩、胤禟先后在牢狱中被折磨死。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亦被雍正下令被休归家。
四爷党 四爷党以皇四子胤禛为首,包括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而最终也是这一派获得胜利,胤禛登基称帝。应该说,胤禛对储位的渴望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康熙四十七年胤礽首次被废黜前。这时的他还是“太子党”的人,而且对储位一点也不热衷。他只是想辅佐好太子,尽为臣之道。第二阶段是在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复立前后到康熙五十年二次被废黜之间。这一时期,阿哥之间掀起了一个扳倒太子,争夺储位的小高潮。这时的胤禛地位很不稳固,也无甚威信。他自知就算太子换人,也轮不到自己。前有胤祉比他年长,后有胤禩比他势强,而且胤礽能一次被复立,就有可能两次、三次被复立。他觉得太子宝座离他太过遥远,倘若刻意谋取,成功则罢;失败了的话,那就连亲王也做不成了,还会像胤礽一样被永行圈禁。所以此时的胤禛仍旧处处维护太子,在太子首次被废后,只有他敢于为胤礽说好话。与此同时,他还和胤禩等人和平共处,不把关系搞僵。第三阶段是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这回众阿哥深刻认识到胤礽此次被废,绝无复立之可能,于是储位之争渐呈白热化。胤禛看到这一点,也蠢蠢欲动,结党营私,为窥视储位开始活动起来。随着胤禔早被圈禁;胤礽的二度被废;胤祉因势力太小,羽翼未丰,主动退出;储位之争,逐渐演变为胤禛与胤禩的“四爷党”和“八爷党”之间的较量。

    清朝历史大部分叙述都非常翔实,史籍材料丰富,只有“九子夺嫡”及后来雍正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史料记载得不太清晰,但这正好为文艺作品提供了创作上的想象空间。所以不管大片小片都喜欢这个题材,尤其喜欢进行“戏说”。
    这两年,火了“四爷”、“八爷”、“十四爷”,这一次是“十三爷”。在这么多“戏说”中,记忆中模糊甚至是没有印象的历史人物逐渐地在我们的心里刻画出了我们自己所认知的形象。雍正皇帝刻薄寡恩?胤禩嚣张乖戾?真实的历史永远是一出好戏,但是一部好戏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静下心,《镇海楼读史》愿意选择用众多的影视形象和大家共同去找寻尘封许久的人、事、物。

人民网福建频道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出品:人民网福建频道 策划:刘必泳 美编:焦艳 洪慧聪

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