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人民网|福建频道|热点专题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如何将管理模式现代化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董事长吴钦明提出“办学不求任何回报”,民营企业家出身的他,何以说“不求回报”?

陈炳钦:人才是民办高校的"命根子"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异军突起,悄然间成为福建民办高校的典范。今天我们邀请到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党委书记、副校长陈炳钦,为我们解析该校探索的发展之路。

优秀师资为何能汇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办学9年,已吸引专任教师近500人,而且,很多人来了就不愿意走;公办高校出身的教育专家沈斐敏婉拒其他多所学校的邀请,选择来这里当校长……是什么留住他们?

更多>>

嘉宾简介

  • 钟秉林 教授

    留英博士。从事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等研究。曾任东南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2012年起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等。

  • 郭建如 教授

    北京大学博士。2001年起在北大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教育经济研究所工作。曾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学,斯坦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校访问。

  • 吕文妙 教授

    留日博士。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副主任,发表《现代中国民办学校制度形成的研究》等论著和《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译注。

嘉宾发言

钟秉林教授: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贡献功不可没。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必须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与基本功能,办学质量是学校声誉载体、生存与发展生命线。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

郭建如教授:规范发展、内涵发展、本地化发展是民办高校的选择,其中本地化发展,必须是融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中,以贡献换支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定位很关键,并考虑定位的因素:资源基础、院校哲学、就业压力、政策导向。

吕文妙教授:教师队伍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而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谁能团结青年教师,谁能为教师的成长发展铺好路,谁就能走在民办教育发展的前列。

福建民办高校“强师工程”启动

福建省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全面实行高校职务聘任制,将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实验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管理)等人员(简称“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权下放给高校,实行评聘合一。高校在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自主设定聘任条件,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自主聘任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并发放学校聘任证书。高校教师等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报省教育、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高校应遵循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任职条件分类考评、职务岗位分级聘任,省教育、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创办于2004年,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是涵盖文学、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的多科性民办本科院校。学校秉承“融会中外,经世致用”的校训和“崇德、勤学,求实、创新”的校风精神,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外向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为魂、全面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努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现有6个学院和公共教学部,拥有英语、日语、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动画、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金融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市场营销、审计学等14个本科专业。
吴钦明 董事长

福州英特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董事长,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届董事会常务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