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年,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成为一座新城:6个村,6万多人口,每个村名都彰显着闽宁协作的特色,铭记着爱心书写的传奇。谢兴昌所在的福宁村,人口最多,光原红太村就有近60户。8年前,老谢年纪大了不再担任村支书,但养起了牛、种起了葡萄和枸杞,年收入过万。如今,5个子女全部完成学业,当了医生、做了设计师,5户人家5部车,过上了“做梦都笑醒的日子”。而这样的闽宁示范村和生态移民村,在宁夏多达160个。
六盘山,曾经记录下历史转折的奇迹,也必将见证一个摆脱贫困新时代的开启。【详细】
至今在宁夏固原市的街头巷尾,人们谈起宁夏2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还时常念叨起他们心中的“林大姐”。10年的任职时光里,福建省闽宁办原主任林月婵先后40多次来到宁夏,她的故事在宁夏父老乡亲口中流传。
“有的时候,我们福建的志愿者在当地理发,当地人感谢我们,不收我们钱,为什么?因为福建帮宁夏,就像兄弟姐妹间的帮扶,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份用,这份手足情深深感动了宁夏百姓!”林月婵这样告诉人民网记者。
林月婵说,她至今还记得那幕场景:每当福建挂职干部期满回乡时,朴实的宁夏乡亲将大红花系在挂职干部身上,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湛蓝的天空和花朵的鲜艳相互映衬,黄色的土地上留下了一行行深深浅浅的足迹。【详细】
1999年,福建第二批扶贫援宁工作队领队、省扶贫办原主任马国林带领9名福建干部来到宁夏西海固地区挂职。之后17年的时光里,马国林往返闽宁100多次,亲历了这片黄土地从荒原变高楼,也见证着闽宁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到经济合作。
要让“荒漠”变“绿洲”,得从哪里下手呢?马国林想到了菌草。早在1997年,时任福建省闽宁办主任林月婵到宁夏调研时,就曾将有着“菌草之父”之称的林占熺教授带到宁夏。干旱是宁夏的劣势,这种劣势对于菌草培植来说是否能“祸福”转化呢?答案是肯定的。
马国林很是感慨,“两年挂职一生受用,过了六盘山就没有吃不了的苦,这给东部沿海地区的干部补上了重要一课,对今后的成长很有帮助。” 【详细】
“还记得1997年4月,我带着6箱草种来到宁夏考察,发现当地群众的贫困程度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林占熺对人民网记者说,闽宁村(现为闽宁镇)虽然国家补贴资金给当地人盖了房,但村民却将房门用砖砌起来,纷纷跑回西吉居住,“当时我就感到要想让当地人安居乐业,首先要有一个短平快的项目,菌草实为首选。”
为了推广这项技术,林占熺一行人还创办了技术培训班,并于闽宁村设立了示范点,先后有120多名教授和技术骨干在菇棚旁安营扎寨,进行包点包棚的无偿服务。
从2005年开始,闽宁村在短时间内连续向上海空运蘑菇近60吨。高峰时期,银川至上海飞机的货舱内全部被闽宁村的蘑菇装满。“我记得当时一个回族老汉跟我说,过去从没见过百元钞票,现在有时一天就拿了好几张。”林占熺笑着说。【详细】
宁夏福建企业家协会会长黄添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协会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持“精诚团结,以情为重,以会为家,服务企业,发展经济,共创辉煌”的办会宗旨,现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在宁闽商、闽企的桥梁和纽带,是闽宁合作的重要载体。
黄添进告诉人民网记者,协会成立20年来,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招商引资、公益慈善等活动。
黄添进表示,20年来,协会的成长见证了福建宁夏对口帮扶协作从当初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产业对接、合作共赢的新阶段,在宁闽商将继续弘扬“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紧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为闽宁合作共赢做出更大贡献。【详细】
2010年春天,宁夏固原还未从春寒的冰冷中复苏过来。作为福建支援宁夏的第一支志愿医疗工作队队员,贾江波和福建的其他三名医务工作者来到了彭阳县。“当时的彭阳县还没通高速公路,20多万人口只有一个规模相对较大的县医院。”贾江波对人民网记者说。
到了彭阳县人民医院后,贾江波一行做了三件事情:技术引进、教学指导和规范诊疗操作。
“我只是我们医疗小队中的一员。”贾江波语气谦和,“2010年和我一起赴宁夏帮扶的医生中,有的因为高原反应产生严重耳鸣,直到回闽一个月后才逐渐好转;有的因工作疏于照顾自己的身体,不幸因病去世。虽然我年纪最大,但和他们比,不算什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