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新区以“一区多园”推动一体化发展 推动跨岛发展向纵深推进

2020年06月04日10:47  来源:厦门网
 
原标题:火炬高新区以“一区多园”推动一体化发展 推动跨岛发展向纵深推进

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跨岛发展,着力打造一流的产城融合园区,图为位于集美的软件园三期。(记者 张奇辉 航拍器摄)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火炬高新区肩负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排头兵使命,在全市招商引资中承担着主力军重任。今年以来,高新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复工复产;加快筑巢引凤,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招商提效项目提速;注重以“一区多园”推动一体化发展,强化项目带动,推动跨岛发展向纵深推进。

全力招商

高能级项目纷至沓来

通过网络直播、网上座谈、云上签约等形式进行“云招商”

屏幕这头,火炬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详尽介绍园区营商环境、产业发展现状;屏幕那头,11家来自全国多个地区的独角兽企业观看直播,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是疫情期间火炬高新区“云招商”的一个场景。为确保招商引资不断链,火炬高新区搭建“云端会客厅”,尝试通过网络直播、网上座谈、云上签约等形式进行“云招商”。

去年全市招商大会召开以来,火炬高新区按照“时间全覆盖,全天候抓招商”“客商全覆盖,全领域抓招商”“机会全覆盖,抓住一切机遇促招商”的要求,抓紧抓实招商引资,促成天马6代、中航锂电、浪潮、海辰等百亿量级产业龙头项目快速落地,电气硝子三期、博泰车联网、铨芯人工智能芯片、中顺等20个十亿级项目落地,推动了产业链的迭代升级。其中,中航锂电项目和浪潮项目,从项目洽谈到签约仅用时2个月。数据显示,2019年,火炬高新区超额完成招商任务,实际利用外资指标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市首位。今年以来新增入库招商项目310个,总投资额超1084亿元。

跨岛发展

建一流产城融合园区

突出特色产业,为项目落地提供载体支撑

初夏时节,走进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工地机器轰鸣,企业车间内一片繁忙。经过近五年的开发建设,基地的同安起步区和翔安起步区框架基本形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截至今年4月底,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开发面积近5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00亿元,共有包括天马6代AMOLED生产线、中航锂电A6项目等百亿级项目在内的28个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已竣工7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约700亿元。

“在加速推进园区载体建设的同时,明确招商引资目标,引导高端产业集聚,加速构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据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片区指挥部介绍,目前基地重点围绕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新能源与新材料三大产业,全力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组团。

同翔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火炬高新区跨岛发展的生动缩影。多年来,火炬高新区贯彻落实“跨岛发展”战略部署,按产城融合理念,规划建设高新园区,并突出主导产业,推动岛外高新园区和软件园产业集聚发展。近期召开的“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推进会,对跨岛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着力推动岛内片区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岛外片区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岛内湖里片区以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电力电器等产业为主导产业,发挥宸鸿科技、玉晶光电、浪潮厦门产业园等龙头项目的优势,并加快物联网、石墨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布局,全面提升园区能级实效。软件园发挥岛内外园区联动优势,以入选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为契机,进一步加快软件信息产业集聚升级。

在岛外片区建设中,高新区着力加快载体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性配套,着力打造一流的产城融合园区。如位于集美的软件园三期注重产业发展平台硬件载体与软件配套相结合,相继建成投用餐饮、超市、体育馆等配套,已投用公寓2780套;同翔产业基地同安起步区和翔安起步区一、二期路网已基本建成投用,并已启动保障性租赁房龙秋公寓、布塘小学、新厝小学等一批园区配套项目的建设,努力提升企业获得感。

流程再造

让数据为企业“跑腿”

“免企业申报”政策实施以来,已有309家企业受益

“没想到这么方便,不用申请,10万元补贴就打到了账上。”周花霞是火炬高新区企业赛尔特电子的财务负责人,去年底,火炬高新区为赛尔特提供了500万元的担保,今年4月,10万元的担保补贴直接拨付到了企业的账户上。

企业的免申报,零跑腿,得益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去年8月开始试行的“免企业申报”政策兑现方式。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不用再“跑腿”,由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调取相关资料,就可以直接向企业拨付配套奖励或补贴资金。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通过“免企业申报”方式进行兑现的政策共有9项,已兑现309家企业,兑现资金907万元。其中,今年以来已兑现48家企业,兑现金额446.63万元。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数据跑腿”带来的流程再造。在整个免申报过程中,高新区以“火炬智慧园区平台”为依托,打通与税务、市场监管局、科技局、两岸股权交易中心等部门和单位间的信息渠道,实现了信息互认。

与此同时,高新区还将企业或项目入区核准事项的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通过火炬高新区企业入区核准的信用承诺和容缺受理原则,对接省局电子证照库调用证照,简化企业或项目入区核准事项材料,由原先需提交10多份材料缩减至2份材料,并结合EMS快递,实现企业“一趟不用跑”,提高网上办理效率。今年以来共办理入区核准事项3243件。

服务升级

当好企业参谋和助手

疫情期间推动就近配套,激活产业链上下游

今年2月,面对口罩紧缺的市场环境,火炬高新区企业美塑工贸组建口罩生产项目。然而,在改造生产线过程中,面临某个零部件短缺的困难。火炬高新区服务小组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帮忙联系园区模具企业按图纸要求紧急生产,为美塑工贸解了燃眉之急。

如果说疫情是营商环境的大考,那么被检验的火炬高新区通过服务链的升级完善,当好企业参谋和助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发生后,火炬高新区第一时间落实厦门15条“暖企”政策,对园区中小企业实施房租“1个月全免、2个月减半”,共减免房租5000万元。与此同时,火炬高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带队兵分多路,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积极与企业所在行政区沟通,共同推进解决人员住宿、防控物资等问题,做好安全复工的要素保障。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就会导致上下游企业无法运转。火炬高新区企业施耐德在复工初期就面临部分元器件供应不足的局面。对此,火炬高新区充分依托园区电力电器产业链完备的优势,帮助施耐德匹配对接新的本地供应商,并加大本地采购奖励和补贴力度,畅通了产业链的微循环。

在搭建本地产业协作平台、推动企业产业链就近配套的同时,火炬高新区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链式复工。如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支持厦门天马通过为武汉天马千里送工、与园区企业就近配套等方式,打通供应链协同配套难题,带动园区产业链企业稳产满产。(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陈 璐 通讯员 管 轩 李幼君)

(责编:陈楚楚、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