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育出鲍鱼“绿巨人” 福州鲍鱼产业迎来二次变革

2020年10月10日12:29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国庆中秋假期,一种高端大规格的鲍鱼成了消费者的“新宠”。它比成人巴掌还大,一只足有一斤重,一斤售价约150元,被称为鲍鱼界的“绿巨人”。它就是福州的绿盘鲍。

近年来,连江一直探索养殖绿盘鲍。就在去年,绿盘鲍的育苗基地——连江官坞海产开发公司(简称“官坞海产”)与厦门大学合作,将国外绿鲍亲本与本土的皱纹盘鲍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了绿盘鲍,并注册了“福鲍1号”品牌,掌握了核心育苗技术。

绿盘鲍长啥样子呢?在该公司的鲍鱼养殖区,一个个约30立方米的养殖池一字排开,几名技术人员正在测量记录绿盘鲍的长度和宽度。这些鲍鱼壳表颜色均为橄榄绿。小的如指甲盖大小;稍大的有五六厘米长;最大的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比一个成年人的手掌还大。

绿盘鲍有何特色呢?该公司董事长林哲龙说,绿盘鲍具有四大优势:个头大——比成人巴掌还大,一只足有一斤重;生长快——传统鲍鱼要生长两年,绿盘鲍只要一年;成活率高——绿盘鲍成活率约95%,传统鲍鱼不到50%;产值高——绿盘鲍每斤售价约150元,传统鲍鱼每斤售价约50元。

“这是福州鲍鱼产业的第二次变革。”在现场为绿盘鲍进行“体检”的游小艇兴奋地说。他是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中心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为培育福州鲍鱼优良品种,已入驻该公司数个月。

据游小艇介绍,1992年,福州用从日本引进的盘鲍和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杂交,培育出了皱纹盘鲍杂交种(黑鲍),即福州市鲍鱼养殖主导品种。福州鲍鱼实现第一次变革——从无到有,并创造了“全国每三只鲍鱼就有一只来自连江”的成绩。

然而,经过20多年养殖,鲍种品质退化、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鲍鱼养殖业发展。福州鲍鱼亟需第二次变革——从有到精。

“为掌握核心育苗技术,去年11月,我们开始了绿盘鲍的育苗工作,并在今年4月实现下海养殖。目前,鲍鱼苗供不应求。”林哲龙兴奋地说。

“受疫情影响,连江传统鲍鱼价格曾下降到每斤30元(低于成本价)。”为此,当地养殖户林则合大胆转型,以每粒3元的价格从官坞海产购买了1万粒绿盘鲍苗。

林则合算了一笔账:1万粒传统鲍鱼苗,每粒进价0.25元,成活率不到一半,要养两年;1万粒绿盘鲍苗,每粒进价3元,养一年就能上市,可省下近70万元的饵料及人工费。

小鲍鱼能做大文章,不仅造福当地渔民,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据了解,连江鲍鱼产量占据全国鲍鱼市场的1/3,从业者达数万人,官坞海产将在两年内为连江鲍鱼养殖业提供5000万粒到1亿粒的绿盘鲍苗。

林哲龙算了一笔账:目前连江每年有传统鲍鱼苗25亿粒,一年产值约56亿元;若将部分传统鲍鱼替换成绿盘鲍,产值将大大提高,不仅推动连江鲍鱼产业发展,还带动全国鲍鱼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郑瑞洋)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