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产业振兴实践:发展有了“指南针” 乡村飞出“金凤凰”

林晓丽

2020年12月17日08:20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一簇一簇茶树挺立,一缕一缕茶香扑鼻,冬日里,虽不是采茶季,但福建宁德福安市坦洋村茶农们仍在茶园里忙碌,为来年的春茶做准备。

坦洋村人胡少惠也一头扎进茶园。每年早春四月,她都要从茶农的手上收购头茬的上好茶青制茶,因为茶的品质至关重要。种茶不难,种好茶却不易。这几年,坦洋村推广茶园生态化建设,开展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茶园喷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胡少惠一年到头在茶园里指导茶农种好茶,“茶农种出的茶由我们兜底,我们收购了好茶也可以放心制茶。”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根基。位于闽东的福建省宁德市靠山面海,多年来坚定不移地唱好“山海田经”,打好“特色牌”、唱好“融合戏”,产业振兴拓思路、谋转型,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昔日“弱鸟”飞出山窝窝,在乡村振兴路上鹏程万里。

从“生产”向“市场” 发展更有定力

“坦洋工夫”红茶距今有170年历史,坦洋村人世代以种茶为生。以往按惯例,坦洋村每年种植“福云6号”品种的茶居多,不过去年,听取了福建省茶科所的建议,坦洋村决定从村集体所有480亩茶园中,拿出180亩牵头进行茶品改造,把“福云6号”改种“金牡丹”。

“福云6号的产量虽高,但是价格比较低,而金牡丹的产量适中,且价格要高上不少,也更受市场的欢迎。”坦洋村驻村第一书记缪增颖说,茶品改造是为了更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原先一亩茶园亩产值三、四千元,金牡丹亩产值能达到上万元。”

山上的茶园。人民网 林晓丽 摄

从“生产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彰显在闽东产业振兴的实践中,让乡村产业排篇布局更科学、更有定力,激发出乡村振兴活力。

柘荣县东源乡铁场村有着制作辣椒酱的传统,但是由于村子山多地少、位置偏远,辣椒种植始终“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村民种植太零散,价格时常波动。”为何难取辣椒“致富经”,铁场村党支部书记缪伏银看得清楚,村民种植辣椒的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不高。

要想产业兴旺,缪伏银决心改变思路,“村企融合”联动谋发展。于是,铁场村和本地企业融盛食品公司合作发展辣椒产业,产业发展有了方向。

“我们根据经销商反馈的线下辣椒销售市场需求,和科研院所合作,培育了‘柘荣大黄椒’参椒1号新品种。”融盛食品公司市场部门负责人林建荣说,新品种辣椒的辣度强、品质好、产量高,也更符合市场的需求。

研发出了新品种,随后,铁场村又与融盛公司合作成立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新辣椒品种提供给村民,并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最后再以高于最低保护价的市场价收购。如今,铁场村118户中,共有85户参与辣椒种植,70%以上人口从事辣椒相关产业,年种植辣椒近600亩,户均增收1万多元。

“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村民们种辣椒有方向、有盼头,铁场村成了名副其实的“辣椒村”。

从“粗放”到“集约” 发展更可持续

坦洋村几乎家家种茶。村里一共有4911亩茶园、35家茶厂,种茶、制茶、卖茶的村民有1712人。不过种茶的人一多,品质就难管控。

“村民制茶的品质参差不齐,‘坦洋工夫’红茶的招牌难保证。”对此,缪增颖也犯愁。怎么把“指头捏成拳头”,集中力量发展产业?近年来,坦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村民使用茶园入股,实现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茶园入股后,合作社再委托农民进行茶园管理、采摘,茶青统一由村集体茶厂制作红茶出售全国。

如今,村里的35家家庭作坊全部入股合作社,统一使用“坦洋工夫”的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厚植“坦洋工夫”文化底蕴。“由村集体牵头制定坦洋红茶的标准,使用统一的区域品牌,这样坦洋红茶的品质就更有保障,市场也更规范。”缪增颖说。

定标准、把方向,从源头抓管控,为产业振兴的可持续性保驾护航。茶产业是宁德着力发展的“8+1”特色农业产业之一,除了底蕴深厚的“坦洋工夫”红茶,宁德的福鼎白茶也远近闻名。

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福鼎白茶。人民网 林晓丽 摄

据统计,2019年,福鼎白茶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提前一年实现产值超百亿元。近年来,福鼎将白茶产业发展从提高“知名度”调整到质量安全防控上来,从种植源头入手,“堵”住了产品质量安全这个“罩门”。去年,福鼎出台“福鼎白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百亿行动计划”,包括20项行动任务和3项保障措施,集中力量打造“福鼎白茶”公共品牌,加快茶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务实举措让返乡经营了六、七年福鼎白茶的纪生缘(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相炳吃下了“定心丸”。

“这几年最让我们放心的,就是政府在抓管控白茶的源头。一方面政府对茶园进行统防统治;另一方面,市里每两个月就要召开一次茶企业分析会,从市领导到乡镇负责人,再到茶叶企业、种植大户、农户,定期‘碰头’研究茶叶市场问题。”纪相炳说,正是从上到下的“坚守”,才换来了福鼎白茶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从而带动乡村兴旺。

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发展,管住了乡村产业的发展路子,也让产业发展迈开了步子。2019年,福鼎市茶园实施绿色防控所带来的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明显,示范区茶园每亩平均收入增长15%,防治成本降低60%。

从“一产独舞”到“三产融合” 发展更有活力

宁德福安市下岐村村支书郑月娥仍记得小时候住在船上的日子:每只小船不过五六米,宽约一米二,船的上方有拱形的蛋篷,底部的船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用来装载鱼货,后面放置衣食杂物。一家人吃住都在船上。

“家连着船,船连着家”,郑月娥的祖辈曾以船为家,被称为“连家船民”。

“连家船民”以打渔为生,不过那时打渔并不是个赚钱的营生。“打回来的鱼要么一家人自己吃,要么拿到岸上换点儿菜米油。”郑月娥回忆。因此,船民们的生活艰辛困苦。

上世纪90年代,“造福工程”启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被列入福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1997年至1999年三年间,连家船民搬上岸,集中安置到下岐村的2个新村,6个安置点。自此,“连家船民”有了根。

下岐村新貌。福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上岸置家置业,渔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渔民从单一的捕捞业,扩展到从事水产养殖业、海上捕捞业、商贸服务业和工程建筑业。产业融合发展聚合力、强动力,据介绍,下岐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从1997年的不足1000元,跃升至2019年的22814元;村财收入从0增至630000元。

在下岐村的发展规划中,“三产融合”蓝图更加清晰。“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打造海鲜一条街,升级鱼排改造等手段,推动渔旅融合,让船民搬上岸、住下来、富起来后,生活更美好,村子更兴旺。”郑月娥说。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宁德,因地制宜谋发展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三产融合”让振兴的“号角声”愈响。

26年前,福鼎市柏洋村村民们住茅草房、木瓦屋,以砍柴卖柴为生,“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2000年起,“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将散落在21个偏远山村的村民们集中安置到4个自然村。随后,柏洋村把村民集中居住后留下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建立柏洋村工业小区,先后引进了8家企业,村民们纷纷入股分红、创业就业,从村民变工人、变商人、变股东。

柏洋村新貌。人民网 林晓丽 摄

“工业兴村”的序曲后,是“三产融合”协奏曲。2010年起,柏洋村又抓住比邻宁德核电站、临近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优势,发展服务业和生态休闲农业等第三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柏洋村驻村第一书记刘端斌介绍说,柏洋村以村企合作的形式,兴建了宁德核电承包商营地,从2015年起,每年为村财增收500万元;同时,流转山区闲置的500亩土地、果园、林地,引进农业开发企业,打造集生态旅游、农耕体验、林下经济、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文化体。

“柏洋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一、二、三产业,实现了三大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刘端斌称。

“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当前,“三产融合”发展正擘画闽东产业振兴新画卷。 

(责编:林东晓、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