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耕地与维护粮食安全 福建这样做

2020年12月18日08:51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人民网福州12月18日电(陈涛)12月17日,福建省耕地保护监督新闻发布会在福州举行。

发布会邀请到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立峰,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翁定河,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副处长陈德勇就进一步加强福建省耕地保护工作通报相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焦艳 摄

多措并举 依法规范

连续2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安定稳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黄立峰表示,近年来,福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按照“严保严管、节约优先、统筹协调、改革创新”的原则,从管控、建设、激励等方面着力加强耕地保护,多措并举依法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建设“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立峰。人民网 焦艳 摄

2000年以来,福建坚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严格补充耕地计划管理,强化新增耕地质量建设,已连续2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有量达到国家下达的1895万亩目标。福建在严格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健全机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建设,落实了160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同时坚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大力提升耕地地力,福建全省耕地质量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出台《工作方案》

确保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

黄立峰介绍,为进一步加强福建省耕地保护工作,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坚守耕地保护红线,近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耕地保护监督总体工作目标,2020年至2022年,开展三年行动,细化明确分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严保严管、动态监管、责任追究的监督机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2023年起,健全完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确保福建耕地安全和粮食安全。

《工作方案》确定6个方面共19项重点工作任务:

一、健全完善耕地保护考核机制

以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为基础,细化完善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精细化指标考核体系,并按照各个指标的执行周期,分时段细分考核时间,增加考核频次,优化考核调度。

二、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耕地

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规划刚性管控,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行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多方案比选,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强化存量盘活。严禁违法违规批地用地、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违规占用耕地挖湖造景、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等耕地“非农化”行为。

三、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通过核销补充耕地数量、粮食产能和水田面积三类指标落实耕地数量质量双平衡,大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建设,强化补充耕地项目监管,开展专项核查,加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入库的补充耕地真实准确。

四、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

严格管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扩大自然保护地。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整改,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提升、布局稳定。

五、持续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性保护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地力提升,落实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开展耕地安全利用,推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努力提升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

六、建立完善耕地执法监督机制

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为重要抓手,加强耕地日常执法监督。结合国家相关部委部署开展的农村违法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加大对破坏耕地行为的打击和责任追究力度,严肃查处各类耕地违法行为。

狠下功夫 抓好工作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发布会上,陈德勇介绍了福建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措施,可归纳为4个“抓住”:

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耕保处副处长陈德勇。人民网 焦艳 摄

一、抓住“不占少占”这个根本

福建严格管控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引导建设项目不占或者少占耕地,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二、抓住“补足补优”这个重点

福建通过核销县级补充耕地指标储备库中的耕地数量、粮食产能、水田面积三类指标,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要求,实现耕地数量和质量双平衡。

三、抓住“利益调节”这个核心

研究出台《福建省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暂行办法》,完善补充耕地指标调剂制度。2017-2019年,福建跨区域交易补充耕地指标9.55万亩,交易资金125.18亿元。

四、抓住“占补责任”这个关键

福建压紧压实市县政府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主体责任,每年省级分解下达的年度补充耕地任务,实行指令性管理,采取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通过阶段考核、年度考核等方式督促落实。

推进建设 逐步改造

3年建成138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

“提高农田标准化水平是保护利用耕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础。”在答记者问环节,翁定河介绍了福建农业农村部门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翁定河。人民网 焦艳 摄

一、建设与改造并行

“十四五”期间,福建将新建与改造同步规划,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一方面,在所有耕地上,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全力推进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2年,福建累计建成达到1380万亩以上,800万亩已经划为粮食生产功能区要全覆盖;另一方面,逐步对已建农田进行严要求、高标准提升改造,到2022年,每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省级示范项目10万亩,2023年开始实施重点由新增建设转向提升改造,推动福建高标准农田保有量持续增加,建设标准和耕地质量持续提升。

二、建设与管护并重

进一步发挥福建农田建后管护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分类细化管护,完善管护机制对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坚决制止“非农化”;对已竣工验收的高标准农田要及时落实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管护资金,保障长久发挥效应;对经依法批准占用的要及时补充,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对因灾损毁的高标准农田要及时纳入年度建设任务,及时修复、改造、提升。

三、建设与养地结合

福建将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过程中全面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生态防护等建设,有效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内涵,同时持续加大养地力度,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措施,注重培肥耕地地力,确保高标准农田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升。

(责编:林东晓、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