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 廖尧英 摄
自福建南平市延平区人口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有这么一群人,除了一同奋战在普查一线上,她们还拥有同一个身份——母亲。这些“宝妈”们,努力平衡家庭与工作之间的“两难”,担当尽责,走遍千家万户,用平凡的工作,展现出了别样的“宝妈”风采。
陪伴
“妈妈,我可以当你的普查员吗?这样你就可以多留在我身边,我也可以陪着你。”这是延平区洋后镇统战委员、副镇长阮思亮带着6岁女儿玢玢周末入户登记短表时,孩子突然非常认真对她说的一句话。在胃炎复发、高烧不退的情况下,她仍然坚守岗位,全程指导普查“两员”工作,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为了安抚女儿又不耽误自己入户的时间,她每日只能利用晚饭时间和女儿视频几分钟便匆匆挂断。结束入户后,还要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利用部门资料校验当天采集的普查数据,及时查遗补漏,修正错误。
人口普查 廖尧英 摄
味道
“妈妈,我已经带妹妹吃完饭了,你周末可以为我做一份荔枝肉吗?我好久没吃你做的饭了。”这是夏道镇基层党群工作者林丽珍刚回到家,看见七岁的儿子一手怀抱着自己的储蓄罐,一手牵着四岁的妹妹刚从店里吃完饭回到家的场景。自9月份工作岗位调整,她接任统计站负责人,就开启了“夜以继日”的人普工作,她一边熟悉建筑物标绘和小区划分的情况,一边仔细研读普查业务知识,学习采集端操作步骤,还多次到大学城做业务讲解,鼓励师生参与自主填报。摸底工作启动后,她更是亲力亲为,几乎每晚都跟随普查员入户摸底,现场指导他们入户登记。
责任
“妈妈,你陪陪我,你已经好久没陪我玩了!”“乖小宝,等之后妈妈有空了一定陪你玩,妈妈现在要去上班,你在家里要乖哦”。这是黄墩街道大丰社区书记陈旖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与孩子的对话缩影。作为社区书记的她,主动承担起辖区内复杂小区的人口普查工作。这些小区多为外来人口和孤寡老人居住,为了能够顺利找到普查对象,她经常起早贪黑,有时甚至要上门3、4趟才能找到普查对象,完成普查登记。面对普查对象语言不通、不理解、不配合等情况,她一遍一遍耐心解释,做通普查对象的思想工作,取得普查对象的理解和配合。
在普查攻坚阶段,这些“宝妈”们舍弃“小家”为“大家”,用一份平凡的坚守诠释出动人的光彩,她们是孩子眼中的超人,是孩子心中的太阳,更是人普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刘红蕾 廖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