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福建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七场在福州举行。
发布会邀请到福建省民宗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哩,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陈育煌,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林德明,福建省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辉介绍福建相关领域“十三五”以来发展成就和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制定相关领域专项规划的情况。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焦艳 摄
福建省民宗厅
谈谈“十三五”
发布会上,宋哩介绍了“十三五”以来福建民族宗教工作的情况,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福建省民宗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宋哩。人民网 焦艳 摄
一、少数民族乡村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福建全省116个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11581名少数民族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摘帽,少数民族群众人均收入逐年提高,68个民族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涌现出以宁德赤溪畲族村为代表的一批脱贫先进典型。
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创新局面
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宣传工作、大力培育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保护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等重大活动,1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12名团结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
三、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
推动出台福建首部地方性宗教事务管理法规《福建省宗教事务条例》,进一步规范宗教事务管理,依法治理宗教领域重难点问题。全面解决基层宗教工作部门执法主体资格,完善县乡村宗教工作三级网络和乡村两级责任制,大力夯实宗教工作基层基础。
四、宗教中国化进程稳步推进
组织宗教界开展“砥砺初心,爱我中华——福建省宗教界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系列活动。疫情发生以来,引导宗教界坚持抗疫和公益并重,累计捐款捐物超1亿元,彰显了新时代宗教界的爱国情怀。成功举办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海峡论坛·两岸佛教文化交流周、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和两岸民间宫庙叙缘交流等活动,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谋划“十四五”
对于“十四五”福建民族宗教工作的规划,宋哩表示,福建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将持续实施挂钩帮扶工作,推动民族乡村振兴发展,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以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为鲜明主题,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完善宗教工作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宗教界自身建设,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在答记者问环节,宋哩介绍了“十四五”福建在推动民族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四项措施,分别是:
一是持续推进挂钩帮扶民族乡村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帮助民族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二是推动各地制定完善民族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一体规划、协调推进。
三是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质升档,培育一批民族乡村振兴示范乡和示范村,带动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四是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少数民族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打造一批少数民族乡村优质产业品牌,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公安厅
谈谈“十三五”
发布会上,陈育煌介绍了“十三五”福建公安事业的主要成就,有六个亮点。
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陈育煌。人民网 焦艳 摄
一、维护稳定能力有新提升
福建强化预测预警预防,严密风险防控,并强化打击整治,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龙头,统筹推进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毒品犯罪等专项工作,福建省公安厅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2016年至今,福建全省刑事案件立案数由32万起降至15万起,破案率从35.9%提升至51.4%;2018年以来实现现行命案全破,福建群众安全感率从2016年93.9%上升至2019年98.9%。
二、服务保障民生有新作为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事项达278项,占公安机关审批事项的97.1%;落实公安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60项措施,先后集中推出服务台胞台企、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助推引才引智、保障疫后复工复产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新举措;深化道路交通等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2020年比2016年下降32.3%。
三、法治公安建设有新成效
福建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全部设立案管机构,推进智能执法办案中心建设,推行一站式办案和可回溯式管理,常态开展执法突出问题整治。2019年,公安机关执法工作满意率从2016年的91.4%上升至2019年的97.3%。
四、公安改革创新有新突破
完成福建公安民警两个职级序列改革、公安现役部队改革、森林公安管理体制调整,福建全省84个县(市、区)公安局长全部进入同级党委、政府班子;大力推广新时代“漳州110”,创新发展巡防模式,全省警情快速反应率达90%以上;创新完善区域协作、小案快侦、合成作战等警务新机制,精准打击能力明显提升。
五、智慧公安建设有新跨越
分步推进智慧公安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公安业务深度融合发展,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风险预测预警、精准打击犯罪、动态管控治安、服务人民群众效能倍增。
六、队伍精神面貌有新气象
锚定“四个铁一般”的标准,突出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推进实战练兵。同时,涌现出“时代楷模”“一级英模”陈清洲、杨春,被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的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以及公安部命名表彰的4个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谋划“十四五”
“未来五年,福建公安机关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规划落地实施,着力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队伍,不断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能力水平,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设,作出公安机关应有的贡献。”陈育煌在介绍“十四五”福建公安的规划编制情况时说。
陈育煌表示,福建公安立足省情和公安实际,结合公安部和福建规划编制要求,部署开展了福建公安发展“十四五”规划“1+4”编制工作(即1个总体规划,加上公安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4个子规划)。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聚焦基本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加强系统性布局,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统筹推进智慧公安、法治公安、满意公安建设,全力推动福建公安走在全国前列。
福建省司法厅
谈谈“十三五”
发布会上,林德明介绍了“十三五”福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成就,有四大亮点。
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林德明。人民网 焦艳 摄
一、全面依法治省取得新业绩
福建省市两级政府累计完成280个立法项目,累计确认和公布159个省级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对17万多名一线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全面清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2.71万件、行政应诉案件3.28万件,行政复议纠错率达33%以上。厦门市、福州鼓楼区获评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同时,建成789个普法微信公众号(微博)、112个电视法治栏目、84个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81个国家级和773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二、维护安全稳定取得新成效
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设立各类人民调解组织2万多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8.9万人,创建品牌调解室306个,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65万多件。同时,加强特殊人群监管教育帮扶,福建全省监狱戒毒场所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1.04万名,安置帮教刑释解矫人员16.73万名。
三、法律服务水平取得新提升
主动融入福建“六区”建设,每年为重点项目提供法律服务6000多件次。建成86个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105个乡镇(街道)法律服务站、16762个村(社区)法律服务点,建成“12348”福建法网和热线,累计办理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130万件、公证240万件、司法鉴定50万余件、法律援助24万余件。连续18年实现考务工作“零差错”,多次被司法部评为“先进集体”。
四、司法行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截至目前,《司法行政改革纲要(2018-2022年)》部署的43项任务、140项重要举措,94项已完成或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政法领域改革实施意见(2018-2022年)》部署的39项任务,26项已完成或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监狱罪犯“非遗”技艺培训、大宗物资采购“统招分签”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在答记者问环节,林德明介绍了福建省司法厅在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方面取得的成效,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加大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力度,加强法律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大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
打造实体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在福建全省开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设立福建法律服务网,建立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今年增设“台港澳法律服务”窗口和专线,推进台胞登陆“第一家园”建设。
三、大力加强服务质量建设
健全完善司法行政机关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两结合”体制,加强行业日常监管,提升法律服务公信力。五年来,福建法律服务网总访问量超168万人次;12348法律服务热线累计接听解答各类咨询电话15.8万通。在司法部通报中,福建满意度评价参与率位居全国第六,满意率排名全国第一。
谋划“十四五”
林德明表示,“十四五”时期,福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将紧扣“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厉行法治、司法为民,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坚持重心下移、强基固本,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
福建省信访局
谈谈“十三五”
发布会上,张辉介绍了“十三五”福建信访工作的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
福建省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辉。人民网 焦艳 摄
一、群众信访渠道进一步得到规范和畅通
福建形成了以电子政务网为依托,以“省长信箱”为龙头,“福建省网上信访服务平台”“福建信访APP”和微信公众号以及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面的网络信访格局。网上信访服务平台已接入办理单位约8000家、注册工作用户达到1.6万户,省、市、县三级信访部门和省直有关职能部门实现了互联互通。
二、信访事项办理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
福建大部分地方一般信访事项在信访受理环节两日内就可以完成接收和办理、五日内可以落地到相关责任单位。对纳入“最多投一次”的初次信访合理合法诉求,十五日内就能办结,截至日前,福建全省各级各部门纳入“最多投一次”信访件达到7万多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100%,平均办理天数9.8天,一次性办结率和群众对信访工作机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三、矛盾纠纷多元处理化解平台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创新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在坚持“接访日”定时定点接访的同时,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点对点听取信访人意见建议。2020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累计开门接访1.8万批3.3万人次,进门约访8千批1.4万人次,登门走访1.1万批1.5万人次,上门回访7千批9千人次。
二是创新信访评理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行贯穿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的“信访评理室”建设,做到群众的诉求在当地第一时间有人接、有人应。目前,福建全省设立1.8万个信访评理室,吸纳“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1.7万人作为评理员,开展信访评理2万多件(次),评理化解信访事项1.9万件,化解率90%以上。
三是建设联合调处中心。探索建设多个部门、多个功能室(律师咨询室、心理疏导室、信访评理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进驻的信访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做到“一站式”受理、“多元式”化解、“联动式”处置。
四、群众依法逐级表达信访诉求的行为进一步得到教育和引导
深入宣传宪法、民法典及《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理性、平和地逐级表达诉求。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原则,把应当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渠道解决的事项依法进行分类处理,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谋划“十四五”
对于“十四五”福建信访工作的总体思路,张辉表示,福建信访系统将按照福建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规划部署,加快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创新,进一步规范和畅通信访渠道,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从六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一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优良作风,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推行“四门四访”,推动疑难复杂问题就地化解。
二要全面推广“最多投一次”阳光信访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初信初访首接首办责任,做到“重要投诉限时办、简明投诉简易办、普通投诉缩时办”。
三要继续推进实施信访评理机制,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信访评理员队伍,通过信访评理定分止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烦心事。
四要建立健全乡镇信访联席会议机制,统筹乡镇(街道)信访、综治、政法、公安等部门资源,构建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格局。
五要建设省、市、县三级信访矛盾纠纷多元联合调处中心,依托各方力量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六要建设“信访云”智能系统,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智能化、信息化社会矛盾综合治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