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8.5万人已完成新冠疫苗紧急接种 这些事项要注意

陈欢欢

2020年12月30日16:22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12月30日下午,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二十八场新闻发布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卫健委党组书记黄如欣介绍,截至12月29日24时,福建省已连续307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随着元旦、春节临近,经福建省口岸入境人员明显增加,境外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有增多的趋势,但全部在口岸检疫和集中隔离观察期间被及时发现,均已纳入闭环管理。当前,福建省疫情总体保持平稳,全省均为低风险地区。

福建已接种疫苗8.5万人

福建省卫健委党组书记黄如欣 人民网 焦艳 摄

黄如欣介绍,福建省已全面启动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紧急接种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分步实施。在春节前,对重点人群进行紧急接种,如进口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定点医院医务人员等。因为他们工作的性质,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比较高,所以优先给这部分高风险人群接种疫苗,既可以保护好这部分人群,又可以防止他们万一感染后引起病毒传播。截至12月29日,全省已累计接种8.5万人,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总体平稳有序。

关于紧急接种重点人群,福建省卫健委疾控处处长翁铖补充介绍,现阶段紧急接种的重点人群包括涉进口冷链物品的口岸一线海关检验检疫人员,口岸装卸、搬运、运输等相关人员,国际和国内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因公、因私出国工作、学习人员,面临较高境外疫情风险的边境口岸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隔离场所工作人员,政府机关、公安、武警、消防、社区工作者,物品、水、电、暖、煤、气相关人员,交通、物流、养老、环卫、殡葬、通讯相关工作人员,年龄应为18-59岁之间。

福建省卫健委疾控处处长翁铖 人民网 焦艳 摄

翁铖介绍,本次紧急接种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市、区)卫健局设置辖区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单位,通常情况下,接种单位都是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者综合医院。除出国人员外,目前重点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由单位组织,与接种单位联系预约接种时间,并由单位组织人员到接种点有序接种疫苗。出国人员可以咨询所在地的县(市、区)卫健局或疾控中心,或关注相关信息发布平台了解接种点。

疫苗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福建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山鹰 人民网 焦艳 摄

福建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山鹰介绍,按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的要求,每个人要接种2剂,2剂间隔28天,紧急时至少间隔14天。随意调整免疫程序可能影响安全性、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一般情况下,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公布之前,建议新冠病毒疫苗和其他疫苗不要同时进行接种,并且一个人的2剂疫苗建议也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接种疫苗前后需注意以下事项:

接种前

一是要携带身份证,按照预约时间前往接种门诊,方便医务人员核实受种者身份信息。

二是按照平常去医疗机构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等。

三是按照接种医生护士的要求,主动提供健康情况,比如有没有对一些药物过敏,近期有没有发烧。

接种后

一是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如有不适,请及时找现场医生咨询处置。

二是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水,注射部位保持干净卫生,不清洗、不挤压按摩接种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三是接种后一周内避免接触个人既往已知过敏物及常见致敏原,尽量不饮酒、不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食物,建议清淡饮食。

四是接种后应查看接种预约,掌握下次疫苗接种时间。

五是接种后仍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等防控措施。

六是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瘙痒、一过性发热等不良反应,一般不需处理,2-3天后大多可自行恢复。

多举措确保群众安心接种

福建省卫健委医政处处长黄昱 人民网 焦艳 摄

针对群众对新冠疫苗接种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担心,福建省卫健委医政处处长黄昱表示,这次紧急接种的新冠疫苗从生产研发到即将问世,整个周期时间不长,大家有各种安全上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国产新冠疫苗与日常接种的其他灭活疫苗类似,都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目前无论是从全国还是在福建省,现有监测的数据并没有观察到严重的不良反应。疫苗总体还是很安全的。

为了让接种人群更加安心无忧地接种,福建省卫健委主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为疫苗紧急接种工作保驾护航:一是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合理设置疫苗接种点;二是逐级开展医务人员上岗前培训。各地对参与接种医务人员进行多种形式技术培训,让医务人员既能掌握接种技术操作规范,又能够及时救治。

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张山鹰表示,新冠病毒发现的时间还不到一年,所以疫苗能够保护多长时间,还需后续持续跟踪研究。目前证据显示,疫苗保护期至少在半年以上。

此外,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这种病毒的变异变化还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国家相关单位用前期研发的疫苗产生的抗体,对不同来源包括国外的毒株进行中和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没有看到病毒变异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购买、食用冷链食品注意事项

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购买和食用冷链食品需注意什么?翁铖在答记者问环节建议,首先应选择到正规超市或市场购买生鲜产品。购买时要关注食品产地、来源、进口食品检疫等相关信息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经过检疫、外包装消毒、核酸检测并在保质期内。

同时,群众购物时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加工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器具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避免交叉污染。清洗或接触冷冻冰鲜食品后应先洗手再接触熟食。处理后的垃圾(包括食材残余、外包装等)应放入垃圾袋后扎紧,按照垃圾分类要求安全丢弃。食物一定要烧熟煮透,提倡分餐、使用公筷公勺,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要养成就餐前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另外,“两节”临近,福建省卫健委倡议减少聚餐,尽量不到人员密集场所。聚餐时,人员数量少一点,座位距离宽一点,用餐时间短一点,倡导文明聚餐和勤俭节约的新风尚。

关于“两节”期间疫情防控

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人员的流动和聚集现象会明显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黄如欣介绍,福建省将继续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原则,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把住境外和国内高中风险地区疫情输入、走私偷渡疫情输入、入境冷链物品疫情输入、集中隔离人员传染、医疗机构院内交叉感染“五个风险点”,强化多渠道监测和多点触发预警机制、疫苗接种、公众个人防护“三项措施”。

原则上不举办大型的会议培训、年会聚会、团拜慰问、联欢演出等人群聚集性现场活动,能线上进行的尽量采取线上方式。要进一步做好文旅活动和公共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推动景区预约常态化,实现限量、预约、错峰入园,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剧院、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继续执行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75%的政策。

“两节”期间,如何加强个人防护?黄如欣建议大家:

一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少聚集、一米线、不生食、用公筷、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要全程佩戴口罩。

二是要减少人群聚集。建议群众尽量减少不必要人群聚集活动,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场所。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缩短聚会聚餐时间,有流感等症状尽量不参加。

三是要合理安排出行。倡导大家非必要不出行,错峰安排假期出行,不去疫情高中风险地区,旅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鼓励干部群众、务工人员留在当地过年。

四是要科学置办年货。倡导公众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消费,购物前列好清单,缩短现场采购时间,购物时,特别是购买进口冷链食品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使用电子支付。

五是要注意饮食安全。保持厨房清洁和通风,生熟食品分开加工,不喝生水,食物要烧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实行分餐制。

六是要做好健康监测。请大家及时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班上学。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可能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责编:陈楚楚、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