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看福建》系列之十六

福建“七五”普法:守正创新破浪行 法雨春风润八闽

2021年01月11日17:36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编者按: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回看过去5年,福建法治宣传教育好似“春有百花冬有雪,无边光景时时新”,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扎实推进,创新亮点纷呈,交出来一份“七五”普法漂亮答卷。为此,人民网福建频道联合福建省司法厅特别策划推出《“七五”普法看福建》系列报道。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法治素养成为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如何才能让法治宣传教育更加通俗易懂、入脑走心?接过“七五”普法的接力棒,福建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增强普法实效为重点,不断探索转变普法理念、渠道、方式、载体等,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为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营造了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纲举目张,不断优化顶层设计

福建省历来高度重视全民普法工作,“七五”普法期间,新成立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协调推动全省守法普法工作。省、市、县三级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普法规划或具体实施意见,每年度研究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以及重点任务工作方案,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安排。

为大力推进全民普法工作,2017年9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精准化、任务项目化、考核体系化”的三化工作思路,通过创新机制,扎实推进,激发了普法依法治理的新活力。

2017年11月24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重点突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明确了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法定责任主体地位。作为全国第三部以“法治”命名的法治宣传教育地方性法规,《福建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五年来,福建省从各部门实际出发,制定普法责任清单、重要时间节点普法宣传清单,整合相关单位、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以及社会力量的资源,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政府实施、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深入融合,主动融入发展大局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福建省聚焦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这一主线,全省上下深入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主题实践活动,将普法宣传有机融入“三大攻坚战”、“一带一路”、扫黑除恶等工作中,主动融入福建“六区”建设大局,充分发挥普法对服务保障福建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作用,做到了重点工作开展到哪里,普法宣传就服务到哪里。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来自司法行政系统、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普法志愿者们,立足于发挥对台地缘区位优势以及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通过开展“法惠台企”专项行动,创设“融合法治讲坛”等,为台商台胞和自贸片区内执法单位开展精准普法。福建省商务厅在全省组织开展外商投资法律法规系列宣讲活动。全省各级工商联和所属商会开展普法活动1500余场次,2000多个商会、近10万余人次参与。

2020年12月29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法院通报了福建“七五”普法成果和民法典学习宣传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五年来,全省累计创建了81个国家级、847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各地区以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将普法宣传作为“排头兵”,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耳边和眼前,做到了学用结合、普治并举。

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紧抓关键

宪法学习宣传是福建省全民普法的重中之重。2020年12月1日,福建省“12·4”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福州举行,省市有关领导出席了活动。活动首次采取“主会场+分会场”、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宪法七进”火炬传递、法治文艺演出、知识问答等节目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群众驻足参与。“七五”普法以来,全省各地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加强工作统筹、完善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头雁先飞,群雁齐追”。领导干部向来是福建省紧紧抓住的“关键少数”。五年来,福建省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完善和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领导干部述法、领导干部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等制度,举办了领导干部“双百”法治讲座和培训1.8万余场次,6750余名领导干部参与了旁听庭审活动,30余万国家工作人员参与了学法统一考试,有力提高了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增强了法治素养。

聚焦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是福建省普法工作牢牢把握的又一重点。从2016年11月起,省司法厅会同省检察院、省教育厅启动了为期三年覆盖全省所有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的“法治进校园”全省巡讲活动,开展了巡讲7680余场。漳州的“青春与法同行”、三明的“法润童心”、南平的“大手牵小手”等活动,推动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互动式学习。“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比赛在全国屡获佳绩。

亮点纷呈,推进智慧普法工程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为适应现代科技以及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传播主渠道的需要,福建省着力推进“智慧普法”建设,在全国率先开通了全省性的福建省法治宣传教育云平台,将编制《百姓法治宝典》及开发配套的手机APP作为福建省“七五”普法的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人民群众获取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的“掌中宝”,向全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赠送了6万本《百姓法治宝典》。

各级各部门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开展线上普法宣传,促进法治精神网络传播。省司法厅、省总工会举办“尊法守法·携手筑梦——宪法、民法典及劳动法律法规网络竞答”,210多万人次参与。团省委开展宪法知识网络竞答,并用漫画的形式开展宣传。泉州市实施法治宣传“新媒体法雨行动”,惠及粉丝数达2000万多人次。南平浦城县运用喜马拉雅有声文化平台,打造有声普法阵地,让法治文化更加“声”入人心。

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新媒体、人工智能、个性化普法产品的供给,厦门市在金山社区设立了智慧普法自助柜员机、福州市台江区司法局推出普法机器人“台江榕小豸”等,推动了法治宣传教育深入人心,实现了让书本上的法律“活起来”“落下去”。

以法为魂,大力弘扬法治文化

五年来,福建省构建形成了“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栏、网络有页”的立体化普法宣传模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2020年初,福安市溪潭镇廉村被命名首批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这里的故事很真实,古堡城墙让人更有代入感。”廉村在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成了宁德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中的一个精品。

“遇到生活中的纠纷?法律上的难题?不要担心!我们来帮您!”为打响公益普法品牌,2017年8月起,福建省开办了一档法制类新闻专题栏目——《律师在现场》。让公益律师直接参与节目的外场拍摄,为遭遇法律难题的当事人现场释法,让当事人和电视观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目前,栏目的社会反响较好,省市网平均收视率均名列前茅。

回眸砥砺奋进的五年,本着“将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信仰法治”的初心,福建省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取得累累硕果。展望未来,福建省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八五”普法开好头、起好步、抓落实,坚持创新核心地位,积极融入发展大局,不断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福建。

(福建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

(责编:林东晓、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