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以检察力量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01月13日11:11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福建泉州民营经济活跃,非公企业及其工业产值、缴纳税收占比均在90%以上,泉州市检察机关因应这一实际,于2015年着手部署构建保障民营企业发展体系,探索形成“理念先行、服务靠前、履职延伸”的“亲清护企”模式。经过5年多的实践,“亲清护企”泉州检察模式逐步成熟并得到认可。在实践过程中,泉州市检察机关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惠企 依法审慎 宽严相济

客户货款迟迟不到,供应商吴某情急之下使用了过激手段讨债,因此涉嫌刑事犯罪。“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依法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2020年初,在吴某公司因涉案陷入困顿时,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办理涉民营企业因讨要合法债务引发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释放了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大善意。

3月底,检察机关参照法院处理相关民事案件的赔偿标准,并征询听证会各方意见后,确定吴某赔偿被害人名誉及财产损失费8.1万元,并决定对吴某等人作出不起诉处理。“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生产!”重压在吴某心中的大石,在企业复工复产前及时落下。

据悉,2020年,泉州市共依法落实少捕慎诉少押政策,不起诉企业负责人29人,帮助一批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走出困境。

护企 问诊开方 法治护航

“公司为货物承运方找人开具发票的行为,是涉税违规违法,还是犯罪?”在审查一起合同诈骗案件中,南安市人民检察院发现,作为被害方的某阀门企业可能涉嫌刑事犯罪。经引导公安侦查,查实企业有实际经营,但因承运该公司货物的部分承运人无法开具发票,便违规找货物运输单位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事实水落石出,公安机关依法不予立案,企业得以正常经营。“违规、违法到犯罪,有时就一步之遥、一分之差。”案件虽告一段落,但检察官马不停蹄,很快联合税务、公安送法进企,开展警示教育,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强化法律观念和底线思维。

该院负责人介绍,南安有“石博天下、水暖万家”的美誉,共有民营企业12300多家。为加大保护力度,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院建立涉案企业社会调查机制,与公安机关加强协作配合,落实刑事司法政策,在工商联、石材协会等设立检察工作室,完善服务保障措施,优化营商法治环境。

助企 信用标尺 精准施策

“就像每个人都拥有身份证一样,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企业画像’,不但能体验到企业的守信红利,也让我们更加重视企业形象。”泉州民营企业家杨总所说的,是泉州市人民检察院2020年3月在福建全省首开的“司法+征信”绿色通道。该机制通过统合公共信用、金融信用及司法信用等多维度信用数据,为企业信用状况“精准画像”,为检察机关、金融监管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检察机关、金融监管机关或金融机构,只需在“品尚易查”微信小程序输入企业名称,该企业的详情信息、司法涉诉信息、抵质押信息、行政处罚及经营异常信息、知识产权信息等一系列信息记录即刻跃然屏幕、一目了然。

“我们希望通过‘司法+征信’绿色通道,让视诚信为生命线的企业得到社会肯定,又得到‘真金白银’的‘信用变现’。”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吴美满介绍,截至目前,泉州市已有820户中小微企业从“司法+征信”机制中尝到甜头,获融资总共2.1亿元。(陈淑华 吴世舜)

(责编:吴舟、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