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大所赋能泉州“创新极核”

2021年02月03日17:36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市面向产业升级和新经济发展需求补科技创新“短板”,科研院所的引进不断提速:中科院系列院所相继进驻,985、211高校纷纷落地开办研究院,央企接踵而至设立研发中心……泉州大地正以“大院大所大平台”建设“创新极核”,为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高能引擎。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我们要求一个主导产业至少创建一个科研创新平台。”泉州市科技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科科长吴志云介绍,2013年以来,泉州先后引进共建各类科研院所17家,覆盖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纺织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态环保等“新”“老”产业领域。

这些平台承担着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攻关任务。比如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在电机控制系统、智能化人机交互、机器人动态定位等相关技术研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泉州在重点领域形成重点战略产品。吴志云介绍,17家科研院所目前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521项,其中含国家部委级项目36项、省级项目99项,获授权专利608项。

在“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的牵引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结成紧密协作、共享共利的创新纽带。以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晋江)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牵头建设制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获批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家级试点联盟,目前共有成员单位48家,其中包括7家高校、3家科研院所和38家制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共享仪器1000多套。

大院大所还与泉州民营企业紧密合作,有效促进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据数据统计,17家科研院所累计服务企业1900多家,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45项,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1.2亿多元。其中,2020年共完成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16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673项,实现产值6725万元。

这些平台还犹如“梧桐树”,为泉州引来四方“凤凰”。截至目前,各大院大所及新型研发机构共引进培养各类科研人员2200多名,其中国家级人才24人,省级人才105人,泉州高层次人才488人。(王树帆)

(责编:吴舟、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