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我来了!这一路上包机包车直达企业,让人安心又暖心。”2月27日下午,从昆明飞往厦门的航班MF8406降落在高崎机场,从飞机走下来的是来自云南楚雄州5个县的192名务工人员,33岁的李菊脸上写满了期待,她即将加入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在厦门开启新生活。
这是今年春节后集美区首趟“点对点”包机组织输转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今年以来,企业订单增加,但春节后普遍面临“招工用工难”问题,集美区以“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为抓手,主动作为、精心部署,打出“留人抢人招人”组合拳,全力保障辖区企业春节前后用工需求,助推全区工业经济开门红。
招聘效果显著 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热烈欢迎云南籍务工人员来集美,共创美好生活。”192名楚雄籍工人戴着同一样式的红色帽子,刚走到接机口,就看到了举着欢迎横幅、标牌的市人社局、集美区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热烈欢迎大家来集工作。很快,工人们搭上专门的大巴车,直达新凯复材有限公司和路达(厦门)工业有限公司等。
“以前返岗都是自己买票,这次集美区政府协调包机,帮我省下了好几天的工资。”这是闫忠雄在集美上班的第三个年头,此次,他不仅自己回来,还动员了一个老乡一起来厦门务工。
192人中,有返岗的老员工,也有不少首次来厦的新人。“不仅有免费的包机、包车直达,还统一进行防疫检测,增加了安全性。”来自云南大姚县的李菊,此前一直在当地的丝厂工作,但收入只能勉强养家糊口,“以前就听说路达工作环境好、待遇佳,今年人社部门来宣传,我和几个老乡商量了下,决定结伴前来,希望在厦门有更好的发展。”
路达的招聘经理刘江说,今年以来,公司订单大量增长,用工缺口较大。近日,在集美区与楚雄县两地人社部门的帮助下,路达成功在楚雄县招聘到了120名工人,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政府协调包机来厦,工人不用自掏腰包,我们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大大减少。”刘江说,在包机包车利好加持下,企业对工人的吸引力大大提升,招聘效果显著。
线上线下结合 深入挖掘劳动力资源
昨日,“春风送岗位就业暖民心”专场招聘会在集美区人力资源市场举行,包括建霖家居、一品威客、厦晖橡胶等本土企业在内的117家企业共提供7464个岗位,吸引了许多求职者前来应聘。
春节后,各地都加入了“抢人”大战,集美区也没落下,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在线上,依托“厦门人才网”,召开线上招聘和空中双选会;在线下,发挥辖区两个人力资源市场作用,联动举办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等,深入挖掘本地劳动力资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早在春节前,集美区就未雨绸缪,积极筹划赴外招工“抢人”。1月份,集美区人社局带相关企业随市人社局跨越千里,赴云南楚雄州、文山州、红河州等地进行劳务协作对接。在市级劳务基地的基础上,集美区在大姚、纳雍两个县设立了劳务基地,节后及时向协作地区推送重点企业岗位需求,鼓励企业赴当地走村入户宣传,发动更多人来集就业。
春节后至今,云南楚雄州已通过“点对点”向集美输送了务工人员300余人。3月1日-4日,集美区还组织辖区企业前往甘肃和政开展专场招聘。
真金白银吸引 政企合力留人
“今年春节期间,集美辖区企业外来务工人员留厦率创历史新高。”集美区人社局四级调研员林慰介绍,仅和政员工就有1609人留厦,留厦率达到94.5%。
集美区落实市委市政府“三不三访”工作要求,在节前就强化用工保障,政企合力“留人”。1月起,集美区人社局就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员工留厦意愿、春节期间稳岗开工情况、春节前后用工需求等,协同区工信局拟制《关于鼓励员工春节期间留厦的举措》,给留厦非厦门籍员工每人1500元留厦奖励,通过真金白银吸引员工留厦。
此外,集美区积极协调在集务工人员的主要来源地,比如甘肃和政、云南楚雄、贵州习水等地的人社部门共同做好务工人员的春节留厦思想工作,并鼓励企业通过弹性休假、增发节日津补贴、丰富文化活动等吸引务工人员留厦过年。(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季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