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a,你整大A干吗?”“你都学了些什么?”这类父母“咆哮式”辅导孩子作业的网络视频,戳中了不少家长的痛点。今年全国两会,有代表委员提议,要为家庭教育立法破解这些问题。
作为孩子的抚养人和监护者,父母的确有责任与义务管教孩子。但如何科学管教,涉及对未成年孩子的权利尊重和尊严保护。动辄对孩子咆哮、责骂,属语言暴力。
人们常常用“爱”界定教育的含义。“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个中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循序渐进等疏导引领寓意不言而喻。“咆哮式”育儿有违教育的原则和本义。
一些家长习惯于“咆哮式”育儿,缘于受“恨铁不成钢”等急功近利思维的影响。表面看似乎是“镇”住了孩子,但孩子内心的不明白、不服气却并未得到疏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矫正“咆哮式”育儿,就当打破家长的认知误区,控制不良情绪。要通过包括法治约束、社会干预和家教培训等多项举措,提高为人父母者的法律意识和家教水平。尤其是要立法规范家庭教育行为,厘清是非界限,让父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