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岭下社区用活阵地资源  破解安置小区管理服务难题

2021年03月27日14:42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福建厦门市湖里区禾山街道岭下社区党委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实践“撤村建居”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路径,社区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思路用活阵地资源,将小区架空层改造升级为小区党群活动中心、好邻之家、静读书苑等活动阵地,让居民找得到组织、看得见服务,有效破解安置小区管理服务难题,实现安置房小区群众从“村民”到“居民”的转变。

打造“好邻之家”

依托“好邻之家”开展民俗活动

社区少了开办民俗活动的场所。岭下社区党委便牵头将小区架空层改造建设成“好邻之家”,为居民们提供操办“红白事”的场所;同时发挥社区老人协会的作用,对场所使用、预约形成一整套管理办法,在保留原有婚嫁宴请的风俗习惯上,控制滥办酒席,形成“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移风易俗新风尚。

开展长者季度生日会

平日里,小区党支部还保证场地利用最大化,定期举办长者季度生日会活动,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由之前的“办桌”改为“茶话会”的形式,用实际行动倡导文明节约,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此举系厦门市首创。

打造“乐龄生活馆”

社区为老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健康监测、用药管理、电子信息档案、康复护理、智能康复体感训练……足不出户,小区里的老人家们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精准、高效的“一站式”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社区创新推行“党建+养老”,打造小区乐龄生活馆,将小区医生、康乐家园等功能进一步升级,实现了日常有保健、周周有义诊、健康有跟踪等暖心服务,让小区里300多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80多岁的陈奶奶是乐龄生活馆的“常客”,在这里,她还签约了家庭医生免费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陈奶奶说:“每星期社区都开设义诊,平常也能保健,不用出去医生也能上门看诊,比以前在村里方便太多啦。”

打造“静读书苑”

图书馆和党群活动室结合的暖心岭居

物质生活变好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得跟上。社区党委和小区党支部积极协调,在小区成立湖里区首个社区公益图书馆“静读书苑”,并将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建在图书馆,定期开展国学课堂、亲子讲堂、手工课、每周五一次的垃圾分类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馆长陈娜惠介绍:“在社区的组织下,我们还定期开展手工义卖活动,将所捐善款用于帮助困难群众和家庭或者捐给公益机构。”

依托“静读书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公益图书馆建成后,在诸多小区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有两万余册藏书,每天来这里阅读的居民络绎不绝,营造了良好的书香氛围。在小区党支部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彻底改变生活方式,他们离开了热闹的麻将桌、放下手机,用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新身份”。

打造“早教服务实践基地”

儿童早教活动

近年来,社区党委还牵头召集小区党支部、居民代表、社区教育资源共享者讨论,成立“岭下社区早教服务实践基地”,这也是厦门市户外面积最大的早教中心。中心以家长沙龙、妈妈课堂、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向0-3岁婴幼儿家长普及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等专业知识。

此外,还为社区妈妈们提供产后身心健康辅导、童趣生活指导、婴儿手语交流等服务,增强社区家庭科学育儿的意识,让小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到专业早教机构提供的高品质早教服务。

不仅如此,小区党支部还积极推动打造小区童拓园和篮球场等阵地,给小区大朋友、小朋友都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增强了居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

党建为民办实事,解决生活大难题。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岭下社区还将以此为契机开展地下停车场梯位前室门禁改造、停车场前室墙面修复、小区锈化围栏更换等改造工程,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要求,增加民生福祉,服务好“最后一公里”,建设好“暖心岭居”。(图文由厦门岭下社区提供) 

(责编:吴舟、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