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探索微型小区治理新模式

2021年04月05日17:38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厦门湖里区殿前街道兴隆社区盛唐苑和火炬宿舍两个小区地址相邻,均属于典型的“微型小区”,小区户数不足百户,人口不多,公共收益低,又一直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和居住环境差等问题。两个小区分别成立了各自的业委会,但管理效果不明显,邻里矛盾问题不少。

在殿前街道党工委、兴隆社区党委的指导下,于2018年6月7日小区成立了盛唐苑联合党支部,目前在册党员6人,在职党员10人。小区党支部成立后,紧抓小区存在的难题不放,将两个业委会合二为一,优先解决“微型小区”管理散、资源不足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微型小区治理新模式,使两个小区友邻相伴、睦邻聚力、惠邻互助,依民心民意,解民之所难,做民之所想,改民之所需,真正实现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友邻相伴,三“依”(一)共管

为有效解决两个小区管理散、资源不足等问题,前街道党工委、兴隆社区党委决定通过党建引领,建设一个班子、打造一支队伍、形成一套机制,友邻相伴,“一体化”实现共管。

为实现“微型小区”联片共管,小区于2018年6月7日成立了盛唐苑联合党支部,并实行“打包连片、共享管家”的管理模式,选聘了同一家物业公司提供物业服务。在2020年12月,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能力,在两个小区业委会还未到期之时,率先启动业委会换届程序,计划把两个业委会合二为一,成立联合业委会,真正实现两个小区一个班子,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业委会、物业三方“红色共享管家”,小区逐步从“一盘沙”变成“一盘棋”。

打造一支队伍,营造齐管氛围。“红色共享管家”成立后,重在挖掘小区各类治理能人,配齐小区“七小”人员,组建了以小区秘书田雪霞、小区教师何晓玲为主的学习互助组;以小区警察钟德胜、小区城管高建喜为主安全建设组;以小区律师张衔、小区调解员李进武为主邻里帮扶组;以小区医生林永珍为主的健康防治组;以小区楼栋长、党员、居民为主的绿植设施养护组,各小组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组成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小区管理队伍,营造了良好的齐抓共管的氛围。

“微型小区”治理除了解决“人”的核心问题外,关键在健全管理机制。在党建引领下,两个小区联合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调处联席会议制度、物业满意度评价制度、事务财务公开制度、多方“会诊”制度、停车管理规范制度和居民公约等。并借由今年筹备成立联合业委会之际,推动落实“党支部与业委会深度融合、党支部主导业委会换届(选举)、小区书记列席业委会会议”这三项制度,确保小区治理有规可循。

睦邻聚力,三“邻”共治

两个小区通过打造“邻课堂”,聚达人之力,提高治理能力;通过扩大“邻友圈”,聚社会之力,广纳各方资源;通过实现“邻矛盾”,聚邻里之力,建和谐关系,睦邻聚力,“邻距离”实现共治。

两个小区积极打造“邻课堂”,政策宣讲、国学、读书会、手工制作、甜品烘焙、美食烹饪、花草养护等课程在“睦邻客厅”轮番登场,通过互相“传经”,互学所长,让小区达人有展现自我的机会,还促进了邻里相互交流。此外,小区积极延伸“邻课堂”的触角,带领治理达人走出小区,向周边典型小区“取经”,借鉴其他小区在绿化养护、停车管理、物业费收缴、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小区自我的治理能力。

扩大“邻友圈”,凝聚各方力量。然而“微型小区”常因缺乏资源,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两个小区开启了“手拉手”行动,聚合优势资源,扩大“邻友圈”,与厦门火炬学校党支部、交通银行大唐支行党支部共建共联。并结合“双报到”契机,在小区开展了“洁净家园、文明创建、政策宣传、垃圾分类、平安三率”等活动12场次。同时,小区党支部通过征集小区“微心愿”,采用“自筹资金+财政支持”的方式,解决了小区绿植补种、“邻里加油站”及“睦邻客厅”等场所的建设,为开展小区治理提供坚实后盾。

实现“邻矛盾”,构建和睦关系。由于两个小区的“家庭背景”不同,“合二为一”难免有些矛盾。在兴隆社区党委的指导下,小区组建由“社区两委-小区党支部书记-双方业委会主任-物业主任-小区秘书-小区调解员”组成的“邻(您)说我听”的调解委员会,共同化解小区矛盾纠纷。如两个小区早期各自有两个小的出入口,但均因空间太小,车辆出入调头困难,两个小区居民进出常发生“摩擦”,最终在调委会的协调下,双方达成共识,并由火炬管委会出资,设计、制作统一的“盛唐苑”大门。

惠邻互助,三“心”共建

通过发扬暖心之举、提供贴心服务、实施舒心之策,两个小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打造爱心、美丽、平安的小区,惠邻互助,“心连心”实现共建。

同时,小区成立由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七小”组成的“爱邻帮帮团”,每月20日“爱邻日”,定期组织开展一次大扫除、一次大养护、一次大检修“三个一”爱家园活动,动员居民一起洁净家园、一起养护绿植、一起检修设施,小区“暖度”持续增温,邻里拼车上学上班、互看老人小孩、代收快递包裹等爱心点滴层出不穷,爱心氛围逐渐浓厚。在疫情期间,小区居民纷纷献出爱心,卡口处的“爱心口罩”、“爱心姜茶”供应持续不断,小区疫情防控不等不靠,由党支部牵头组建防疫志愿队,党员、居民自愿积极报名,轮流值守。如卢霞、何晓玲等小区教师一边通过“互联网+教育”开展空中课堂教学,一边携手各自丈夫一同守护“家门”,做好进出管控、人员登记、宣传引导等工作,爱心持续“升温”。

为建设美丽家园,小区建设智能垃圾屋,实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通过“站桶督导、守桶宣讲”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和投放准确率;小区建设“睦邻客厅”,作为矛盾调解、服务居民、协商议事的场所;小区建设“邻里加油站”,为儿童提供一个“微型”图书室;小区建设中庭花园,通过补植绿化,设置休闲桌椅,为居民“话仙(注:闽南语聊天的意思)”提供场所;小区建设便民之家。

为实现常态化防疫,两个小区计划在联合业委会成立后,共同出资在小区大门加装智能安防系统,借此守好进出小区的第一道关卡;为解决电动车私拉电线、停车无序等问题,两个小区经协商,专门建设电动车充电桩;为解决因停车位不足致使绿化带被破坏的问题,小区党支部牵头“对症下药”,经协商,通过居民自筹资金补种草坪、树木,增设景观小品、休闲坐椅等,不仅改造了绿化带,还改变了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的局面。除此之外,小区党支部借由每月爱邻日,定期检查小区楼道灯、消防设施等,一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物业做好维修等工作,确保小区平安、和谐。(林林 王漪)

(责编:陈楚楚、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