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三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

2021年04月08日14:34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着“联创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着力推进“两类课程、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新格局,在新形势下探究实现合力育人的最佳途径,以结对康复医学院为起点,探索“三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

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程教育模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通过学科交叉互动,拓展学科发展思路,思政走进专业,专业融合思政双轨并进,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育 “品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项目”,使医学生的专业课具有思政高度,思政课具有亲和温度,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不断提升整体思政育人质量。

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的深度融合

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不同教师群体认知和执教模式有所不同,思政课教师主动走进专业,了解专业,双方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在掌握和了解双方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合力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更接地气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因材施教,实现德智并举。在与专业课教师研讨交流中,不断拓宽教师职业视野,提升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技能,提高思政课执教能力,在课堂上拉近与医学生的距离,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共情力。

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联动融合

构建双方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课堂主渠道与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通过平台的搭建,深入了解学生,互通有无,增强两支队伍的育人合力。以学生为本,从体制机制建设,平台搭建,理论研究等方面统筹,深度分析学生群体特点、认知层面、兴趣方向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以期助益于实际教学。

“三融合”思政教育新模式旨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福建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与其他二级学院思政共建平台的搭建,在机制上有力联动,内容上有机融合,方式上有效互补,增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容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有效提升三支队伍合力育人成效,不断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集中全力办好思政课。(福建中医药大学)

(责编:吴舟、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