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上好“大思政课”的三重保障

张聪 刘宏伟

2021年04月14日14:4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高校上好“大思政课”的三重保障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应打破单一的课堂理论灌输,紧跟形势变化,直面时代要求,在“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世界,全面了解国情,把握时代大势”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系统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上好“大思政课”要以资源供给、载体搭建、组织管理为切入点,建构“强资源、优载体、促管理”的三重保障体系。

  资源保障:实现理论资源、文化资源与现实资源的协同供给

  上好“大思政课”要为其提供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理论资源、文化资源与现实资源的资源供给体系。

  首先,通过深挖理论资源,彰显“大思政课”的学理魅力。“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是上好“大思政课”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发掘、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资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知识体系与理论基础。让学生全面理解、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内涵、观点与方法,为其筑牢学理根基。

  其次,要系统发掘现实资源,彰显“大思政课”的时代特征。上好“大思政课”要以关照现实来激发其强大的生命活力。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所以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动实践与伟大成就为现实资源和教学素材,讲清、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内涵,讲好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中国故事,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最后,要活用历史资源,彰显“大思政课”的文化内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是“大思政课”的深厚滋养。所以要正确认识和辩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突出优势的同时,用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三种重要的历史资源有机地内化、嵌入到“大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充分应用党史资源,讲好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以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载体保障:促进思政小课堂、网络新课堂以及社会大课堂的深度契合

  高校上好“大思政课”,将立德树人工作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要建构多维的学习场域,促进教室小课堂、网络新课堂以及社会大课堂的深度结合。

  首先,发挥传统课堂的系统教学优势。上好“大思政课”要以课堂讲授为基础。通过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提升、师生关系优化、规则秩序制定等手段,提升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教学质量,发挥传统课堂的系统性知识传授优势,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等提升与发展。

  其次,发挥网络课堂的灵活教学优势。上好“大思政课”要以网络学习为拓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结合,塑造跨越时空界限的学习场所。通过慕课、微课和云课程以及全媒体教学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大思政课”的获得感。

  最后,发挥社会课堂的实践性教学优势。上好“大思政课”要以社会践行为关键。上好“大思政课”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参观实践教学基地等社会实践活动验证所学所感,让深奥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管理保障:形成队伍建设、教学督导以及课程优化的多点发力

  高校上好“大思政课”,不能单纯依赖思政课教师,还要从院校层面上进行整体推进,理顺课程建设的思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管理体系。

  首先,大力开展师资队伍建设。上好“大思政课”应发挥好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高校要着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政教师。通过建立教学组、院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政课教师培训、拓展体系,积极开展系统的在职、在岗培训以及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以及访问讲座等活动,提升教学技能与素养,为上好“大思政课”提供人才保障。

  其次,完善课程建设。一方面,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下,积极探索跨学科知识生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社会学科体系,为上好“大思政课”注入新鲜的学术观点,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纵向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加强学术研究与知识创新。以科研反哺教学,增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学术科研意识、培植教师的学术科研能力,用科研促进“大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最后,严抓教学督导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思政课”管理局面。一方面,强化党委领导,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通过顶层设计、战略部署以及统筹协调等方式,制定高校“大思政课”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以监督、激励、管理为重要抓手,设立思政课的教学督导小组,对思政课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评价、指导与服务工作,及时以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方式,搜集、整理有关日常教学的问题、意见与要求,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笔者认为,“大思政课”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置放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在深刻认识国情、世情的基础上,利用鲜活案例与生动故事,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入推进高校上好“大思政课”,需要从资源、载体以及管理上下功夫,要构建三重保障机制,提升育人的实效性,引导广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作者分别为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吴舟、陈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