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擦亮城市管理“眼睛” 建设高颜值城区

2021年04月16日19:28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看,金尚路主干道上有垃圾洒落。”正在福建厦门市湖里区路面巡查的詹琰,迅速地打开随身带的采集系统,拍摄了该处的近景、远景及参照物的照片,清晰明确描述完问题后并在系统上提交上报。

詹琰今年1月份参加第三方采集工作,她每天从早上七点开始在金尚路的路段巡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包括环境卫生管理、病虫害、绿化缺失等。”她说,参加信息采集工作以来,道路环境卫生提升了,问题处置速度也很快。

今年以来,湖里区推行城市综合管理第三方信息采集,将城市管理巡查工作外包给专业采集公司,聘请专业采集员和信息采集车辆担任城市管理工作的“眼睛”,记录城市管理真实状况。

建立横向纵向巡查全覆盖体系

城市综合管理第三方信息采集是由政府部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公司对城市环境卫生等问题进行采集,之后反馈给城市综合管理部门。与社区网格员巡查相比,第三方信息采集专业化运作更强,采集内容更全、采集区域更广、采集时段更长。

为此,湖里区制定《湖里区城市综合管理第三方信息采集实施方案》,涵盖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秩序管理等23大类275小类事(部)件信息。采集的范围覆盖面积约73平方公里、58个社区359个网格的湖里辖区,从城市道路、城中村、到山体、公园、自贸片区、海岸线以及市管区域,消除了盲区和死角,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巡查网络。实现全时段采集,安排不少于三分之一人员和采集车巡查。

擦亮“眼睛” 让采集更有效

作为城市管理的“眼睛”,采集员采集的信息质量尤为关键。湖里区和第三方信息采集公司多管齐下,提高人员采集能力,一方面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另一方面提高标准和质量。

为了让采集员的采集内容更精准、有效,湖里区多次组织采集员培训,讲解采集方法和标准。

协调督办机制提高问题处理效率

第三方采集内容通过手机上报至数字湖里公共管理集成平台,会收到“已立案”的信息。

该平台统一受理、派发和反馈,通过控制处理时限和标准,实行留痕管理,加强部门效能监督,促进城市管理事件解决。今年1-3月,该平台采集事件约7.59万件,日均收集840余件,立案数7.37万件,立案率97.1%。

以考评促监管

为掌握好第三方信息采集的数据,湖里区还出台了《湖里区城市综合管理对管养企业、街道的监督评价实施方案》,对各街道、管养企业、物业公司和在建工地分别列出监督评价办法,其中第三方信息采集的数据结果、市考评成绩、日常管养整改情况是重要的考评依据。

“当前,第三方评估在社会组织、科技政策、人才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日渐成熟,逐渐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据湖里区委文明办主任、城管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城管局党组书记傅芳槐称,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的精细化与市场理性管理的优化组合,积极发挥城市管理中市场的作用,共同推进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大城管体制促进高颜值城区建设

去年7月,湖里区召开“加快建设高颜值湖里暨深化提升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六位一体”的“大城管”体系思想,实行市场化巡查采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履行城市综合管理信息采集、考评等职责。

近年来,湖里区将高颜值建设与岛内大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等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推动“大文明+大城管”机制创新,在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的同时,促进文明创建常态化,为城区的高颜值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林林 丁岚)    

(责编:陈蓝燕、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