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景区挂牌检察联络点,等于一场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零距离’普法,对文物保护有着很强的震慑作用,很直接,很有效!”在4月14日福建泉州丰泽区人民检察院联合泉州文旅、清源山管委会共同举办的清源山景区检察联络点揭牌仪式活动现场上,泉州清源山景区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金忠对检察联络点寄予厚望。在他看来,检察机关深度参与到文化文物遗产保护之中,对文物执法保护工作无疑是很大帮助和促进。
此次挂牌成立的检察联络点,就在清源山主景区——右峰罗山与武山下的国家文物点——老君岩造像右前方不到50米处,鸟语花香,风景秀丽,游人如织,格外醒目。“检察联络点的设立,意义在于加强对文物司法保护力度,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公益诉讼和刑事检察职能,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参与揭牌仪式的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志平介绍到。
泉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仅在丰泽区,就有4处国家级文保单位、8处省级文保单位和45处市级文保单位。长期以来,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和公共利益的“守护者”,丰泽区人民检察院借力公益诉讼“利剑”开展古城文物及周边生态保护,营造了良好的文物史迹和生态保护法治环境。
“在清源山景区设立检察联络点,是深入贯彻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的检察实践,也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检察公益诉讼保护举措之一。”丰泽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林志铭说。
为了做深做实做细这项工作,一段时间以来,该院与文物保护部门联合对辖区内文物古迹进行全面摸排,逐项梳理问题与隐患,结合工作实际找准监督切入点,探索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促进文物保护长效机制建设,并于近日联合清源山管委会、丰泽区文体旅游局会签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做好泉州丰泽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通过联席会议对文物执法、公益诉讼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沟通交流,健全联合行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情况通报、定期反馈、检察建议办理等工作机制,真正以制度文件的形式把文物保护“固化”下来,确保历久而弥新。
据了解,早在2018年下半年,针对泉州地区文物史迹多、价值高、范围广的特点,丰泽区人民检察院便延伸监督触角,联合区文体旅游局、农林水局、环保局、公安分局制定了《关于丰泽海丝史迹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检察监督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全省首个文物保护监管联动协作机制,明确了检察机关在保护海丝史迹工作上的提前介入、督促执行、发放检察建议乃至提起公益诉讼等情形,拉开了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序幕。
同时,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办案组,依托与文物保护部门的共建模式,发挥文保专家的检察“智囊团”作用,不断改进文物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方式。得益于保护机制完善、预防在前,近三年来,丰泽区域内的文物始终处于全天候、全方位、多角度的司法保护之中,真正实现了文物史迹“零损害”。
“文物承载着时代记忆,传承着文化精神,保护好、监督好这些历史记忆,是我们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一次次的巡查走访、共商对策,一场场的联席会议、思想碰撞,无论行走在古泉州海外贸易的重要码头——江口码头,还是有着宋代泉州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象征的老君岩造像,或是在展现多元文化交往与融合的伊斯兰教圣墓、宋元时期商人群体从事海洋贸易的重要精神寄托——真武庙,在不间断的履职和探索过程中,“让文物说话,让生态更美”已成为丰泽检察干警的追逐目标和文保共识。(王荣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