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绣花功”绣出古城新精彩

2021年05月03日07:44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绣花功”绣出古城新精彩

经过微改造后的中山路,展现出迷人的新姿。

工匠师傅在对堆花进行修复。

工匠师傅按照闽南风格在修复栏杆。

施工人员在与附近居民进行沟通。

街巷地下管网示意图

“大上海理发厅”“罗克照相馆”“民主棉布商店”……走进泉州市中山路,仿佛重新走进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泉州。

未曾改变的店招,南洋风格与闽南风格交融的民国骑楼,在百年之后更显亲切,特别是踩着古老的石板路,邂逅来自清朝的“胭脂砖”,穿行在斗拱叠接而成的古厝里,就会有许多往事从老泉州人的记忆里奔涌而出。

“原本以为这个我们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旧街巷,将会随着岁月风雨慢慢破败消失。”生活在帽巷的居民老陈说起“复活”的老城,显得特别激动。

老陈所说的“复活”其实就是泉州市对鲤城区中山路及29条古街巷的综合提升。

中山路两侧建筑主要建于1920年左右,都为民国骑楼风格,经过近百年风雨的侵蚀,多有破败。2018年以来,当地开始对中山路进行修缮保护。去年,又在完成中山路提升改造的基础上,对中山路两侧的29条古街巷进行综合提升,并纳入泉州32个城市更新改造的项目之一和泉州市2020年度重点项目之一。

“29条街巷均为泉州古城传统街区,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总长7.14千米,改造内容包括地下管线梳理、架空线下地、道路铺装、建筑立面及景观提升等。”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老旧街巷改造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除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泉州市在古城街区综合提升中,更突出微改造、精细化、活态化和少扰民,打造出了老旧街巷改造的“泉州样本”。

微改造不只是工艺

帽巷只有90厘米宽,大型机械进不了,全部人工进度慢,如何改造提升?

而事实上,像帽巷这样的宽度,在泉州古城诸多街巷中均存在——街巷最宽的达到8米,最窄的不足1米。

为此,该市在改造中探索总结出“六微六保”工作法,“六微”即交通组织微循环、居民生活微干扰、施工机械微型化、施工组织微扰动、帮扶服务微细处、群众工作微微笑;“六保”即保障施工安全、保障工程质量、保障工期受控、保障用水用电、保障上学上班、保障回家顺畅。

“‘六微六保’里面既有工艺,更有对施工的要求。”泉州古城街巷市政综合提升工程项目经理李思达介绍。

按照该工作法,不仅小型钩机、小型三轮运输车等“微缩版”施工设备被运用进来,为节省空间,还创新了管线立排法,即雨水管置于污水管之上,在检修位只建一个检修井,在井内再挖一个小型检修井通到污水管,形成“井中井”“盖中盖”,方便后期维修或施工。

除了这些微手法,当地还对29条街巷进行划分,在保持与中心街格局整体一致的前提下,分重点提升和一般提升,其中重点的包括梳理交通节点,提高通行能力,完善市政设施,提升居住环境等;一般提升的主要解决雨污分流,梳理电力电信等架空线路。

与此同时,在改造中还推广标准化施工,要求所有脚手架防护网全部采用铁质网且要体现店面原店招,店门位置要保留且必须保证安全……

在精细化、标准化施工前提下,不同街巷根据各自特点,实施差异化的施工方案,做到因“巷”制宜。“得益于‘微改造’,不仅有效解决了施工难题,更是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整个古街区的建筑风格。”李思达说。

一砖一瓦只为让历史更加鲜活

位于泉州文庙附近的金鱼巷,与中山路交接,是一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巷,在泉州一直有很高的人气。

为了凸显其闽南文化中最古朴、最真实的韵味,改造中,当地不但使用传统闽南建筑10多项古老的技艺,所使用的一砖一瓦也都是真正的老旧材料。

“这里的胭脂砖是专门从各地拆旧后收罗来的,所以整个立面都是按照闽南的传统风格重新恢复起来,包括石板路也是去各地收集的老旧石板。”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王顺福说。

同金鱼巷一样,在中山路改造提升中,大到每一扇门窗、墙体、屋顶,小到窗台的堆花、木料、构建、水沙磨,都邀请本地师傅进行精工细雕,力图复原。“比如罗克照相馆的‘罗’字在清理后发现已经没有了,我们在改造中,特地根据老照片上面的字重新复原,让老字号店招回归。”王顺福说。

得益于这种“匠心”,包括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基督教泉南教堂、花桥慈济宫、宋市舶司遗址、泮宫等不同年代的历史古迹以及那些镶嵌于骑楼墙上的老式商铺匾额又重现。

人间烟火味

最抚乡愁心

“没错,这里原来是一家面线糊店。那里是一户姓陈的民居,现在还照样有人居住。”看着完成修复的街巷依然原真地保留着过去的生活,长期生活在海外的当地侨胞老庄还在回忆着往昔。

与过去的大拆大建或者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不同,泉州29条古街巷改造始终秉承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的要求,采取活态化保护的“3.0”版本,即尽可能地保存原真生活。

除了已经无人居住的危房,采取“以修代租”进行加固修缮后适当引进业态外,更多的是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全面地保留当地人的生活。同时,着力提升挖掘、提升其文化元素,统筹盘活街巷内的名人故居、传统建筑和周边水系、公园,重塑传统街区(街巷)的历史文化肌理,打造文化展示面。

正是按照这一原则,29条古街巷完整地保留了“人间烟火味”。“无论什么时候回到这里,都能找到过去。”老庄说。

100个馒头的故事

蒸100个热乎乎的馒头,并不是为了自己吃,而是送给淋着雨加班的工作人员;临时停水时,施工人员装满18.9升的桶装水不是为了自己饮用,而是送给受影响的市民们……在改善提升期间,施工人员与居民这样和谐的故事常常上演。

而故事的背后,体现的就是项目组所推行的“在扰民上做‘减法’,在便民中做‘加法’”的结果。

在少扰民方面,为了减少施工可能给市民带来的问题,项目组采取了近50项“不扰民措施”,“以切割为例,项目组‘研发’了可移动、装有吸音棉的盒状‘神器’,切割时工人们在盒子里进行,即可减少噪声、震动和粉尘对周围居民和商铺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加强与周边居民沟通,听取并记录群众建议和诉求。

为了更好地便民,项目组不仅建立便民服务点,为片区提供茶水、手机充电等服务,方便居民,同时,还协调滴滴、出租车、小红、小白等机构成立专门服务施工片区的叫车机制,协调美团、饿了么等外卖机构成立专门对施工片区的用餐服务。

“我们还在每条街巷设立一名街巷长,每天对居民垃圾统一收集、分类,运至固定垃圾收集点,确保周边环境卫生。”李思达介绍。

(黄敏敏 施由森 苏建成)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