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职业大学“五个拉动”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2021年05月08日14:32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黎明职业大学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为标准,通过实施“五个拉动”,解决教学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着力打造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实施教学改革拉动,推动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学校以过程性考核为导向,将实践教学改革、信息化改革、课前三分钟演讲等项目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倒逼任课教师充分利用全媒体手段,不断充实实践教学主题池、完善实践教学标准化流程、提升“课前三分钟演讲”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建设符合生源多样化特点、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全媒体混合学习环境,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以研究、发现、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满足其理论需要为基本出发点的教学理念,提高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实施社会服务拉动,推动教师掌握鲜活教学案例

思政课教师把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在课题调研、场馆志愿服务、理论宣讲中深入社会、深入一线,掌握鲜活的教学案例并融入思政课教学,牢固树立起“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讲清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泉州市委组织部、丰泽团区委、丰泽东湖街道、闽台缘博物馆、台商区招商局、鲤城金龙街道合作,思政课教师为共建单位提供咨政服务和课题研究服务,发挥“智库”作用。

学院组建“10+1+N”十九大精神宣传小分队、“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法治宣传小分队、“黎园播种机”“民法典宣讲小分队”等宣讲团队,以饱满的热情实施分众化宣讲,思政课教师的身影活跃在泉州市各级各类单位政治理论学习的舞台上,传播党的声音、讲好新思想。

实施科学研究拉动,推动教师挖掘教学深度

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辩证统一的,科学研究为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鼓励教师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把教学内容作为专题深入研究,以专题式研究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学院在岗位津贴和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分配上给予科研倾斜,鼓励教师主持课题研究,提升课题研究质量,服务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年度教学改革项目作为院级课题立项研究,学校每年在校级课题中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构建起院级课题-校级课题-市(厅)级课题-省级课题的“项链课题”,不断夯实教师课题研究基础,提高高水平课题申报的成功率。

实施绩效管理拉动工程,推动教师树牢看齐意识

学校出台《黎明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考核方案》《黎明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专项津贴发放办法》等制度,将教师的师德值、育人值、教学值、科研值、社会服务值、竞赛值与绩效考核挂钩,确立以成效论英雄的导向,教师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强化,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个人潜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学院根据教师个人特质及上一学年的考核完成情况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做年度绩效计划,学院院务会成员、支委会成员与教师一对一结对持续开展绩效辅导,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经过绩效管理循环,全院教师不断明确个人工作目标,提升了发展内驱力,教师个人与学院发展同向同行,实现学院、教师发展双赢。

实施名师领衔拉动工程,推动教师团队协同发展

学校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中正高职称人员领头雁的作用,成立教授团队和校级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教授团队和名师工作室以提升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服务能力为主线,以培训、交流、推广为途径,构建集学习、教学、科研、培训、服务为一体的平台,使工作室成为推动教学改革、推广教学经验、提升社会服务、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助力科研团队培养培育、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沿阵地。

目前,学校在建的思政课教授团队和名师工作室三个。三个工作室根据负责人的特长,分别确定了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等不同的发展方向,工作室健全“青蓝对接制”“项目管理制”“绩效考核制”等制度,通过名师示范课程展示、新教师青蓝一对一成长帮扶等活动,架起学院教师教学研究——科研成果到实践运用的纽带与桥梁,为思政课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与保障,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内外辐射、培养青年教师的作用,促进学院教师的专业成长,系统推进思政课教学团队整体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实施“五个拉动”以来,学校已基本建成一支教师数量充足、职称比例合理,学历、年龄、学缘结构科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以上课题5项、市级以上课题12项;市级以上论文获奖35篇次;建成市级以上示范课3讲;出版专著2部;开展校外宣讲100多场次,覆盖人数超过2万人。

(责编:吴舟、钟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