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跨越山海的交响

2021年05月30日08:29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跨越山海的交响

  5月30日,闽宁协作第二十五次联席会议在福州召开。

  自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西部结对帮扶战略部署、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25年间从未间断。通过联席会议,两省区及时总结交流帮扶经验,研究解决帮扶重大问题,协商制定帮扶举措,确保对口扶贫协作年年有新举措,年年有新成效。

  福建、宁夏,武夷山、六盘山,闽江水、黄河水……2000多公里路途携手跋涉,9000多个日夜共同度过。

  牵手25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已从单向扶贫拓展到产业对接,从经济扶助拓展到两省区经济社会建设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为宁夏脱贫攻坚提供强劲助力。

  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小康,站在新的起点上,闽宁缘愈深,山海情弥坚。

  薪火相传,传递扶贫接力棒

  距离电商平台的“618”活动还有一段时间,宁夏固原市德隆县的创业者辛宝同已开始忙碌起来。他创办的宁夏隆隆薯闽宁助残商贸中心,引领2300多名贫困重度残疾人抱团发展电商,去年实现销售额2300多万元。

  如今的致富带头人辛宝同,最想感谢一个人——第十、十一批福建援宁挂职干部,曾任隆德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樊学双。

  几年前,辛宝同因病高位截瘫,一度万念俱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樊学双等福建援宁挂职干部多方筹措资金,于2017年在隆德建立了宁夏第一家县级残疾人托养创业服务中心。在这里,辛宝同掌握了新技能,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引导残疾人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对接优质医疗资源和救助基金,救治隆德县先天性心脏病新生患儿;引进技术与资金,改造隆德县三个水质不达标的饮用水厂……回顾四年援宁历程,樊学双说:“我们接过了闽宁协作的接力棒,就一定不能辜负两省区人民的深切期盼。”

  这根接力棒,已接续传承了25年。

  曾经的宁夏西海固“苦瘠甲天下”,山大沟深,干旱少雨,生态脆弱,上世纪70年代被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专家界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96年,党中央作出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

  闽宁从此牵手。

  从吊庄移民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产业推广到招商引资……25年间,一股又一股挑战贫困的力量从八闽大地向六盘山地区汇集。

  如今,宁夏全区8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11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消除绝对贫困的根本性转变。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山海情缘没有断点。

  “我们着力围绕‘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这一重点任务,在过渡期内加大力度帮助宁夏脱贫县、脱贫村和脱贫户加快发展,进一步充实结对帮扶力量。”福建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已选择综合实力较强的10个县(市、区)与宁夏9个县(区)及闽宁镇开展结对帮扶。2021年,福建安排援宁资金比2020年增长15%,并向宁夏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大力实施有利于持续增收的产业项目。

  产业带动,激活源头活水

  初夏时节,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的“刘姥姥庄园”里,大片向日葵、薰衣草、大果榛子,绘成多彩花海景观。

  “观花、卖苗、卖果都是利润点,未来我们还准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体验工厂。”庄园主刘玲说,周边村民在庄园里摆起了小吃摊,一个夏天的收入就有近10万元。

  刘玲家的“花田喜事”,源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2017年,固原市开始实施一棵树、一株苗、一棵草、一枝花“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并通过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引进来自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确保一个产业由一个专家团队跟踪服务。

  “我们派出相关领域专家前往固原,开展科技研发、服务和推广工作。”福建省农科院闽宁合作科技助力固原“四个一”工程示范组组长叶新福说,花卉团队为“刘姥姥庄园”提供了“闽葵”系列自主选育的向日葵新品种,并在日常管养、病害防治、景观营造等方面提供指导。(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从“输血”到“造血”,如何激发宁夏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之初,双方便把产业带动作为扶贫关键。

  以闽宁对口帮扶协作为创作背景的热播电视剧《山海情》,近日在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名单中收获9项提名。剧中,来自福建的教授凌一农,不穿西装、皮鞋,整天和农户一起堆肥、钻菇棚、卖双孢菇。凌一农的原型,正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他成功将福建菌草技术移植到了宁夏,把戈壁滩上长出的蘑菇卖到了天南海北。

  继菌草后,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在宁夏落地。

  福建省第七批援宁干部林珍发、林超雄提出在西吉建设产业园区,留下一支“永不回家的援宁工作队”。产业园项目上马后,他们背着十几公斤马铃薯,坐上火车满世界招商,最终说服国圣食品公司入驻,从事马铃薯加工,让土豆变“金豆”。

  第九批福建援宁干部领队陈星则看到了返乡者的潜力,推动在宁夏西吉县震湖乡创办闽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一批又一批通过劳务输出走出西海固的宁夏乡民,带着技术、资金、经验回来,创办黑山羊养殖合作社、成立珍珠鸡养殖家庭农场、开办再生塑料加工厂,形成了反哺故乡的力量。

  援宁群体播下的产业种子,已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西吉县的马铃薯产业冲破制约,打通全产业链;泾源县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隆德县的中药材基地联合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带动了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的统计数字,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十四次联席会议期间,共确定投资、贸易合作项目35个,涉及葡萄酒、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截至目前,运营投资、贸易类项目31个,累计完成投资9.92亿元。

  投资兴业的同时,福建聚焦增强宁夏农民产业发展能力,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

  走进宁夏余家丰菇业有限公司的菌菇棚,一株株硕大的灵芝如伞如盖。

  “种植灵芝,这还是我从厦门大学取的‘真经’。”公司总经理余佳龙说,去年,他跟团到厦门大学参加培训,回来后便开始试种灵芝,并由单纯的种植向深加工延伸,开发出孢子粉、孢子油、灵芝醋等产品,仅孢子粉一项,一年就能为公司增收600万元。目前,余佳龙正与厦门大学洽谈合作,准备将两个专利成果引进公司。

  多元参与,构建大协作格局

  “在我心中,福建和宁夏都是故乡。我将继续做好宁夏的招商员、宣传员,希望第二故乡发展得更快、更好,希望老乡们的生活更加富裕。”谈及援宁往事,漳州台商投资区党工委副书记,曾任宁夏永宁县委常委、闽宁镇党委副书记的张延能难掩激动。

  从温暖湿润的东南隅,到干燥严寒的西北角,张延能两进宁夏,援宁四载,利用各种机会以商招商,引进富贵兰服装加工项目,引导闽籍企业青川、亚通管业增资1.36亿元实施技改扩产……

  “通过互派干部挂职,为宁夏干部群众带去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开拓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提升了素质,增长了才干。”福建省东西部协作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对口扶贫协作开展25年来,福建共派出11批183名干部到宁夏挂职帮扶,宁夏共派出20批380多名挂职干部前往福建学习交流。目前,福建正在组织推荐第12批援宁挂职干部。

  打开一扇窗,架起一座桥。两省区干部人才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今年3月,“青年人才赴闽开展中长期访学研修项目”首次选派宁夏13名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赴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访学研修6个月。通过“导师+助手”的培养方式,访学者积极学习本领域本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推动派出单位与接收单位在科研课题、技术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

  25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在宁夏汇聚。

  1997年4月在宁夏召开的第二次联席会议上,11名闽籍企业家受邀参加座谈。从此,闽商成为对口帮扶协作援宁群体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2007年,陈德启看上贺兰山东麓一块10万亩荒滩地,投入近3亿元,花费数年时间,种下500万株杨树,将这片不毛之地改造为绿洲,成了“拓荒英雄”。很快,陈德启打造的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成为宁夏迅速崛起的葡萄酒产业的引领者,形成了集葡萄种植、加工、分拣、物流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基地年产葡萄酒5000吨,年产值达10亿元,帮助近30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今,已有5600家闽企(商户)入驻宁夏,8万多福建人在宁投资兴业。

  闽商来了,援宁医生也来了。1996年至今,福建先后派出近千名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妇幼保健院和各类医疗卫生院所300多个,为数万名山区百姓开展义诊和疑难杂症治疗。

  援宁教师也来了。25年间,福建1000多名优秀教师和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与支教团的优秀学子来到宁夏支教,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引领他们走出大山,去看比海更广阔的世界。

  ……

  25年来,闽宁两省区积极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通过科技帮扶、公益慈善、投资置业等方式,积极参与宁夏的经济社会建设。

  他们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汇聚磅礴合力。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