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区检察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六民举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延展”促“当下立”转为“长久治”,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以长效机制夯实工作成效。
开门纳谏,在解民忧、纾民困上下功夫
“请进来+走出去”倾听群众意见,提供定制服务。
“请进来”:坚持开门搞整顿,听民意、聚民智,先后举办“开门纳谏听民意”检察开放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听证会、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听证会等,主动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参加,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检察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持续打造过硬检察队伍等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
“走出去”:到辖区乡镇举办“走基层、纳良言”座谈会、“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等,主动上门听取司法局对检律互动工作意见;走进立林科技、中铁十四局、厦门金龙等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推动社会各界群众通过“线上+线下”走进检察机关,进一步增强检察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认同感。针对反映较多的社区普法需求,优化以往“我说你听”的普法模式,以群众身边案例为切入点,开设“沉浸式”普法课堂,提升宣讲效果,通过以案释法加深群众对“酒驾”危害、高空抛物危害、保护生态环境等的认知。
细听群众“诉苦”,群众期盼“再调研”。
将“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与检察履职相结合,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检察工作的动力和实效。树牢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理念,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再调研群众的呼声期盼,把检察工作履职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根基融为一体,形成调研课题。通过走进乡镇、社区开展普法宣传、环境整治等活动,办好人民群众的一件件“小事”,在以小见大、聚少成多中解决百姓的烦心事、愁心事、揪心事。
依法履职,在护民利、暖民心上下功夫
一是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延伸检察职能,牵头下基层、入社区、包案化解信访案件、检校共建、进企业讲党课。多次召开专班会、专题把脉会,研判推进情况及便民利民举措,并定期听取汇报、专题督办落实,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二是加强公益司法保护。聚焦民生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检察监督作用,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和“清澈池塘”,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深化检察建议,探索启动“刑事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模式。
三是司法救助助推乡村振兴。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展“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的权利告知、救助线索的排查和移送、登记和核查、“回头看”等活动,深入辖区走访、调研,深度参与服务乡村社会治理。
服务保障,在保民安、顺民意上下功夫
一是为服务“六稳”“六保”,提升民营经济服务环境,保障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设置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设立专用接待室,对涉民营企业的信访案件高度重视,优先办理,定期听取意见和司法需求,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立足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职责,针对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反映跨区域外出请假难、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和经营的难题,联合区司法局召开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座谈会,通过检察建议,促使集美区在全省率先出台《集美区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简化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的审批流程,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二是全面加强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全面推进对未成年人的全方位保护,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利益。依托法治副校长机制全面推进检校共建,围绕预防校园性侵害、向校园欺凌说不等主题对辖区1000多名学生开展法治宣传和宣讲,制作未检微电影《让我牵着你的手》,与区教育局、区政协、各中小学合作,通过“集美区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中心”,开展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司法救助、帮扶和监管等工作。举行对未成年人盗窃案件的附条件不起诉听证会,听取请代表、律师、侦查机关的意见,落实未成年人检察“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三是积极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充分发挥省级文明接待室窗口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由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带领全院检察官助理17人轮值在窗口一线接访,通过现场示范、引领,一对一的指导,增进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同时开通涉台信访绿色通道,为台胞台企通过来信来访来电网络等途径,向检察机关反映诉求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出12309检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十项承诺,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
固化长效运行,在机制建设中“三个延展”把强基导向做实
一是延展制度建设。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着力把为民办实事中的经验做法创新转化为工作制度机制。修订《群众来信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提升群众来信工作成效。完善干警素质能力提升、优秀干警培养、交流轮岗等机制,进一步激发队伍创先争优活力。
二是延展个案效能,总结集检特色经验。坚持“有实情、出实招、见实效、能长效、可推广”的五个导向,提炼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为民办实事成效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三是延展调研研究,推出治根策略。针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组织人员开展调查研究,组建公益诉讼、检律定期协商、法律监督专项等7项调研课题组,为社会治理建言献策,攻坚区域治理痛点难点。指派检察官定期开展对基层民警的案件质量分析研讨会,对于司法实务常见问题,证据把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问题,对民警开展指导交流。同时运用提前介入工作方法,对于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介入引导民警侦查取证,共同提升办案质效。(范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