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龙岩探索建立闽西特色乡村人才发展体系

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积极探索建立具有闽西特色的乡村人才发展体系,引导和鼓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实现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
政策引领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机制
据悉,龙岩市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和“人才强市”战略整体布局,先后出台《龙岩市推进乡村振兴十条举措》等多个文件,在资金补助、职称评聘、编制安排、培训教育、推荐选拔等方面给予倾斜。
为强化部门协同联动,该市成立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人才振兴专项小组,建立人社部门牵头抓总,农业农村、教育等多个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协调机制,实行工作定期调度、监督指导等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龙岩市创新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审认定,开展农村实用人才破格评审,先后有3批105名农村实用人才获评中级职称、25名获评初级职称。同时,该市加大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向基层一线倾斜力度,对取得中、初级职称的农村实用人才及对破格取得高级职称人才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促进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扎根基层。
多措并举引导人才扎根基层
为支持乡村振兴一线补充工作力量,龙岩市用活用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根据当地产业人才需求大,教育、卫生人才短缺等实际情况,允许采取更加灵活便捷的招聘方式,适当降低学历、年龄等要求,助力乡村振兴补充人才。2019年以来,龙岩全市事业单位共计划核准招聘5129人,其中教育行业2863人、卫生行业1031人。
为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就业,龙岩市于2019年至今,共安排招募709名“三支一扶”毕业生、167名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人员参与基层就业。该市每年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发一批乡村基层公益性岗位,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岗位予以最长不超过3年的补贴,为该市各基层服务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有效缓解了乡镇基层单位人员紧缺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龙岩市设立农村学校教师专岗,安排近半数的新招聘编内教师至农村学校任教,共完成三批市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人推荐工作,培养名额向乡村教师倾向,乡村教师比例达15%。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以来,龙岩市委托福建省内医学院校培养本土化全日制西医高职高专医学人才79名,中医类别高职高专医学人才18名,招聘79名中职医学类毕业生以乡镇卫生院编外人员身份充实到“空白村”卫生所执业,解决乡村医学补充困难问题。此外,龙岩市开展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共培训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566人。
加强交流整合汇聚资源力量
为搭建人才交流平台,龙岩市在龙岩籍优秀人才或高校生相对集中、海外人才较多的城市,探索设立“外出乡贤人才驿站”,引导在外的龙岩籍优秀人才回乡投资兴业,就业创业,助力家乡振兴发展。同时,该市在各县(市、区)产业基础较好、人才需求量较大乡镇设立人才驿站,首批共设立14个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并在市级“三支一扶”招募计划中专设乡村振兴岗位,选派14名优秀高校毕业生专职驿站工作,多渠道为乡村振兴输送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等。
龙岩市先后开展了“百名专家下乡入企”帮扶活动、“银色人才”服务乡村、服务产业行动、“一村一品一专家”帮扶活动,通过顾问指导、兼职服务、组织培训、项目合作等形式组织专家到基层服务。近两年来,该市组织30多批共计400多人次专家到基层服务;专家服务在人数规模、专业类别、专家层次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
为充分发挥龙岩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群体“师带徒”作用,帮助基层单位破解关键技术难题、培养急需紧缺人才、转化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该市从农村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中推荐担任科技特派员,组成“帮扶专家团”开展“师带徒”帮扶活动。
聚焦培育提升乡村人才活力
龙岩市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计划,组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返乡创业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培训补助,培养更多具有龙岩特色的乡土技能型人才和能工巧匠。
今年,龙岩市结合七大优势农业特色产业,扩大培训覆盖面,下达财政资金1225万元,实施1万人次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通过开展“乡村振兴青年可为”新农人创业能力提升专项培训以及高素质典型农民、典型基地评选活动,2020年以来,龙岩市统筹财政资金421万元,共培训扶持新农人初创之星、大学生农创标兵、十佳农民等先进典型189人(个)。
此外,为加快推进龙岩市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特派员专项进度,打造科技特派员示范站、示范基地、示范项目,龙岩市依托国家级福建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六个市管国有林场的各种科技项目以及科技特派员平台,经常性开展“科技下乡”互动,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开展特色培训。(陈博 邱小尧 张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