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福州高新区实施“引、育、用、留”行动  打造省会城市“人才高地”

2021年07月23日19:59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福州高新区坚持“发展高新科技、培育高端产业、汇聚高端人才”,持之以恒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以人才促创新、强产业、筑发展,大力推进定向引才、精准育才、柔性留才、高效用才,打造“省会城市人才示范基地”和东南地区创新创业高地。 

在“引”字上下功夫,构建人才流动“磁场”

一是创新性出台人才政策。对标国际一流,在省、市政策和园区“7+8”政策基础上,加快构建具有高新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出台关于鼓励引进“三创”人才扶持奖励的“黄金12条”引才专项措施和人才租房补贴、高层次人才扶持经费等一系列专项政策,形成涵盖人才激励、人才安居、人才培育等较为完善且具有“高新”特色的政策体系,为人才引进提供全方位保障。目前,福州高新区已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引进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协作分中心、福州技术市场、万方数据等公共服务平台;落地“福州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知创福建”高新区工作站,形成“一厅一网一中心”的科技服务集聚区,计划6月将建成中国(福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形成从预审、保护到交易的知识产权服务链条。二是系统性优化人才细则。持续丰富人才服务体系,增加扶持“含金量”。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创新开展“一人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为高层次人才量身创设发展条件。对高层次人才和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1.5万-1050万8个级别的配套奖励,同时,对在区内工作满2年的高层次人才给予30%购房补贴。在引荐机构和科研工作站设立方面,对引荐特级和ABC类人才的机构给予8万元奖励,对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企业一次性建站补助100万元,对出站后继续留在高新区工作的博士后人员35万元人才奖励。在人才服务管理方面,开展“人才服务日”,区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走访高层次人才,协调解决工作、生活问题。推出“人才服务券”,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目前,已兑现各类高层次人才配套奖励资金847万元。三是战略性提升人才工作格局。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全方位压实工作责任,采取“抽查+督查+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强化人才政策落实和跟踪问效。在实行“每周一汇报、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的基础上,将人才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推出人才“举荐制”,组建由11人组成的“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凝聚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助力“福建科学城”建设的整体合力。

在“育”字上寻先机,打牢人才队伍“根基”

一是构建人才联动新机制。成立“一体化”人才服务联盟,设立13名人才工作专员组成的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中心,和党建联盟、产学研联盟等人才服务联盟,建立全域人才培育体系、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支持、投融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和市场开拓扶持。打造引领人才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高新邻+”模式,从63家企事业单位中选取国家专利审查中心、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档案馆、福州客运西站等16家资源丰富、党建工作成熟、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成员单位作为“轮值主席”,牵头开展联盟活动,依托志愿服务联盟,开展“送政到企”活动22场。二是把握科教资源新机遇。充分发挥大学城资源优势,与福州大学等12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大与海西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博思软件、兆元光电等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推动与清华、武大、浙大等高校战略合作成果项目落地。目前,福州高新区已聚集孵化平台、众创空间22家;累计孵化总面积达474万平方米,引进企业超375家,集聚创业企业(团队)400余个、两岸创客3000余人。2020年,200多家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80余个。三是打响人才发展新品牌。积极推进“三创节”“青榕汇”“双创活动周”等品牌活动,通过项目路演、高端论坛、创业沙龙等,大家人才交流对接的高端平台,实现创新创业能效1+1>2的联动效果。“十三五”期间,累计组织创业活动150余场次,开展培训60余场次,举办项目路演30余场次。

在“优”字上做文章,厚培人才成长“沃土”

一是从营商环境入手,优化提升“人才绿卡”制度,健全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落实“专人、专线、专窗”负责,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二是从配套服务入手,加大教育、医疗、住宿、商贸、文体、社区服务投入。三是从生态环境入手,在现有旅游景点基础上,全面推进湿地公园、中央公园、串珠公园等41个街头绿地公园建设。

(责编:吴舟、钟巧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