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铸文明 泉州市凝心聚力全民创城
呵护城市文明,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都是责任人。
在福建泉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途上,“文明”已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词汇,它已成为这座城市里每个市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标准。
文明城市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从机关单位到街道社区,从党员干部到市民群众,泉州人见证并享受着家园在创城过程中的可喜变化,并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实际行动,为共建美丽文明泉州贡献力量。
让党徽在创城实践中熠熠生辉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市直单位,要有当先锋、作表率的使命感,切实守好城市文明主阵地,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文明创建第一线。
泉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下发通知,动员组织机关党员全力投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定责任、定人员、定进度,完善和强化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
在大街小巷,党员干部纷纷化身为“啄木鸟”,积极投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及时消除城市中不和谐、不文明的隐患。
鲤城区临江街道搭建起“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工作体系,压实42个网格责任,街道党员干部每天“上网在线”,形成“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机制,常态化开展网格化巡检走访,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带领群众“找茬”“挑刺”;丰泽区泉秀街道推动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和“红色物业”三方联动,组织715名党员、60个基层党组织走社区、进小区,开展网格化巡查、进居入户宣传,实现党员干部覆盖率100%;洛江区双阳街道建立整改进度台账,落实整改销号清单,不等不拖,即知即改,新增城乡路面车位700多个、停车场泊位200多个,完成路面修复5000多平方米,辖区面貌焕然一新;泉港区锦祥社区组织动员辖区党员干部深入卫生死角,带头参加环境卫生整治,铲除杂物堆积,打捞周边河沟垃圾,拆除违规搭建等。
哪里有困难、哪里任务最重,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引领文明创建、传播道德风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广大党员打头阵、当先锋、作表率,让党徽在创城实践中熠熠生辉。
志愿服务让文明之花美丽绽放
身穿红色小马甲,一手拿小红旗,另一手举文明标语牌……这段时间尽管天气多变,志愿者依然出现在泉州市区的各个重要交通路口,配合交管部门,引导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用热情与微笑感染着身边的市民,传递着“文明出行 从我做起”的正能量。
志愿服务活动是引领社会风气的一面旗帜,彰显着城市的文明与进步。在创建文明城市这场“大考”中,泉州市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为文明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去年7月1日,泉州市委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印发《关于“文明创城 志愿同行”主题活动方案的通知》,泉州市近5000支志愿服务组织、150万多人次志愿者统一行动,拉开了泉州市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帷幕。
随着“我为社会做好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烟头不落地 停车要有序”志愿服务活动的陆续开展,泉州有近200个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社会志愿组织的上千名志愿者,开展家园清洁、交通劝导、文明旅游、“烟头不落地 停车有秩序”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在泉州的广场公园、街道社区,人们总会见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中有机关干部、大中专院校学生、市民群众。他们走街串巷、进门入户,清扫垃圾、陪老人聊天谈心、向市民宣讲创城知识、解决百姓生活困难……参与志愿创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行动自觉。
志愿者的实际行动,成为泉州市创建文明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截至目前,泉州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近143万名。
群众参与同建共享美好家园
捡起小烟头,拾起大文明。6月30日,泉州正式启动“烟头不落地 停车要有序”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捡拾烟头兑换的方式,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学校师生、市民群众深入公共场所捡拾烟头等各类垃圾并送往集中兑换点,根据规则兑换相应物品。
第一期活动有2100多名群众到14个烟头兑换点兑换生活物品,共收集到约15.78万个烟头。
在泉州市区美食街一家火锅餐饮店,陈女士一家人在点餐时,自觉减量,每样菜品只点了半份。她表示,文明如水,润城无声,文明创建体现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中,“要以实际行动助力创城”。
在泉州市图书馆阅读的林先生表示,以前在图书馆看书,偶尔会听见嘈杂的讨论声。随着泉州市创城工作深入开展,现在已很少听到人们大声说话,“心里十分舒服,我为自己是泉州人感到骄傲。”
在泉州市区东海的一个新建居民小区,市民王馨家正在装修,她主动和邻居打招呼致歉,并在家装过程中,叮嘱装修工人在午间和傍晚要停工,不要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生活困扰。
道路宽了、通行畅了、街边绿了、路灯亮了、小区美了、买菜方便了……“创城为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也要为城市文明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这是许多泉州市民发自内心的想法。
让城市更文明,让市民更幸福。如今的泉州,已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创建的良好局面,文明之花尽情绽放。(庄丹丹 卢远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