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三驾马车”拉动产教融合跑出“加速度”

2021年08月16日15:45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多年来,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需求导向,靠前服务、主动融入泉州“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建设,以深度契合产业发展、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深层实践技术技能等三项措施为抓手,让产教融合跑出“加速度”,助力泉州产教融合试点,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业布局契合产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城企校”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创新发展的协同性和契合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服务新兴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服务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广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艺术设计”“印刷媒体技术”等专业匹配泉州文化创意、纸业印刷等紧缺行业;“服装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等专业对接泉州纺织鞋服、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国际商务”“市场营销”“移动商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对接泉州商贸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真正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适应性、匹配度和贡献率。近几年来,学院50%左右的应届毕业生在泉州地区就业。

深化平台项目驱动支撑,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搭建人才互动平台。学院牵头组建泉州经贸职业教育集团,理顺集团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搭建人才互动平台,促进了人才双向交流,引进了100多名企业技能专家、“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任教,提高了校企合作质量效益,提升了产教融合师资队伍水平。

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通过实施“校企一体、教师师傅一体、学生学徒一体、教室岗位一体”育人,促进“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身份转变,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这种改革试点拓宽了校企合作新渠道,促进产教融合,达到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共同培育优质人才目的。

开展“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联合五部门推行“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校企“二元”合作办学,学校接单送教上门,员工工余时间就地上学。这是职业院校亲商乐教,探索“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地方行业企业的又一举措。“二元制”试点项目的实施,使学校能及时了解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结构变化对人才的新需求,了解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从而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社会,使学生的技能更贴近职业岗位实际。

专业行业企业同频共振,校企合作赋能深层实践

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突出作用,以“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理念引领产教融合发展,借力行业企业,建设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产品研发中心,开展“现代学徒制”“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实习实训、订单式培养、企业员工培训等多方面的合作,不断探索符合泉州实际、学院特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方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模式。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增强办学活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机制,构建了学校与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学生学到了真本领,教师教出了真水平,企业获得了真实惠,真正形成“产、学、研、用”相融互通,产教融合跑出“加速度”,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赋能新动力,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责编:吴舟、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