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晋江经验”汲取前行力量 十三届泉州市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晋江经验馆召开有何深意
11日,在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后,十三届泉州市委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地点位于晋江经验馆。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重温“晋江经验”。
根植于泉州“民营经济特区”沃土,晋江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抢抓历史机遇,书写精彩华章。
而今,接过泉州发展“接力棒”,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选择在晋江经验馆召开会议,充满了深意。
在晋江经验馆,大家重温“晋江经验”诞生的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初期,晋江人多地少,“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1978年,晋江GDP仅1.45亿元,人均GDP15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典型的农业穷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乘势改革开放东风,晋江立足本地优势,从“三闲”(闲房、闲资、闲置劳动力)起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过渡,再到“三资企业”上路、“产业集群”迈大步,创造出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晋江经验馆,大家重温“晋江经验”的实践探索——
泉州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咬定实体不放松,晋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晋江GDP 年均增长 7.3%,人均 GDP 突破 12 万元,城市投资潜力、营商环境跃居全国县域第二;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 115 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 68.7%,走出一条“城乡一体、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
在晋江经验馆,大家从晋江放眼全市,重温“晋江经验”这一制胜法宝,是如何指引泉州爬坡过坎、勇攀高峰,从经营实业到经营城市,绘制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时代新范本——
2020年,泉州GDP突破万亿元、连续22年全省居首,形成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县域经济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安溪进入全国百强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民生福祉,古城提质、新城集聚,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8.5%。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领域不断提质扩容……
温故而知新。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新起点,泉州任重而道远——
“晋江经验”,蕴含着科学的辩证思维和方法论,将继续指引泉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当天,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之所以来到晋江经验馆,重温“晋江经验”的提炼过程、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思想上一以贯之、目标上与时俱进、要求上递进深化,是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作风财富和实践成果,必将进一步引领泉州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泉州将牢记嘱托,不负省委期盼,围绕泉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指导思想、谋划的奋斗目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勇当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四个主力军”,实施“五大工程”,奋力将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的美好愿景变成美丽现实。(蔡紫旻 陈小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