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粮过桥、稻田抓鱼……三明农民这样庆丰收

10月12日,三明市第四届暨清流县第二届农耕健身大赛在清流县龙津镇桥下村举行。此次大赛以“庆祝丰收·乡村振兴”为主题,设有挑粮过桥、娶媳妇背新娘、稻田抓鱼等三项比赛,来自全县各乡镇的14支代表队100多人参加了比赛。
农田变成健身房,农民变身运动员,比赛现场“农”味十足、妙趣横生,吸引不少群众前来体验农耕文化、感受丰收喜悦。活动现场,还有不少农民载歌载舞、打太极拳、打糍粑欢庆丰收。
本次比赛,三明市、清流县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协调,三明市各县市派员观摩,福建省和三明市农体协领导进行现场指导。
经过紧张的角逐,龙津镇、桥下村、赖坊镇代表队分别获得挑粮过桥竞赛项目前三名;田源乡、温郊乡、龙津镇分别获得娶媳妇背新娘竞赛项目前三名;桥下村、龙津镇、嵩溪镇分别获得稻田抓鱼竞赛项目前三名。龙津镇、桥下村、田源乡代表队分别获得竞赛项目团体总分前三名。
独木桥上争高低
当天上午,在具有农村特色、贴近农民生活的挑粮食接力赛现场,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农”味十足。
据介绍,在挑粮过桥比赛中,每队需派出三位选手,每位队员要挑着两箩筐稻谷快速通过长15米、宽10厘米的一根独木桥。14个参赛队按抽签顺序分成7组,每组2个队同时比赛。第一名运动员挑粮从起点岀发过独木桥,到达终点后再返回起点,第二名运动员接着挑粮岀发,第三名运动员回到起点后比赛结束。比赛成绩按时间计算,时间短者取胜。
挑粮过桥比赛,选手正挑着两箩筐稻谷快速通过独木桥
“挑粮食比赛取胜的关键就是看会不会挑扁担。在比赛中,选手的手脚时常会不听使唤,箩筐摆动的节奏与步伐的节奏不相符,就会跌跌撞撞。要想控制好节奏,不仅挑的姿势很重要,而且手上还要有力量。”已经连续组织参加多次农运会的省农民体育协会监事长柳建说。
省农民体育协会副会长姚宝全认为,挑粮过桥比赛不仅是力量、速度、技巧的比拼,也是团结合作能力的较量。
此次挑粮过桥比赛中,来自全县14个乡镇的42名运动员参与比赛。裁判员一声令下,第一名比赛队员从起点出发,挑着两袋共60公斤的粮食快速通过独木桥,到50米处返回起点,第二名队员在此处等待接着挑起粮食猛烈追击。3名队员每人均轮流进行一次搬挑则结束比赛。最后,龙津镇代表队以1分46秒的成绩夺得第一名。
背媳妇比赛趣味浓
据传,背媳妇大赛最初是芬兰一小镇村民们的游戏,与古代的抢婚风俗有关。如今,这项活动已发展为强身健体、夫妻示爱的运动。
本次“背媳妇比赛”规则为:男方背女方最先到终点者获胜。在比赛过程中,男方可以选择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带着女方完成比赛,但女士的腿不能着地,如果落在地上,需在摔倒处重新开始。
比赛现场,14个参赛队按抽签顺序分成7组,每组2个队同时进行比赛。男选手背女选手从起点跑至20米处再返回起点,接着第二位男选手背女选手跑至20米处回到起点,比赛结束。在比赛过程中,男选手不仅要拼尽全力往前跑,还要注意女选手不要受到伤害。
一位来自桥下村的78岁老婆婆在家人的搀扶下也过了一把“看热闹”的瘾,“我出嫁那天,老头子也这么背过我。看他们比赛背媳妇,真有意思。”
稻田抢鱼笑声多
在清流县桥下村稻花飘香的稻田里,农民选手们正挽起裤腿,冲入田里,弯腰抓鱼。
据介绍,每支参赛队需派出3名选手,毎位选手要在20分钟的时间里,在水深60厘米的稻田内抓活鱼。比赛成绩按鱼尾数计算,抓到鱼尾数多者取胜,若有相同者,采取称重量计算,重者取胜。
在稻田抓鱼比赛现场,裁判哨子一响,所有选手立即扑下稻田,忙碌地抓起鱼来。一时间,浪花声、抓鱼声、欢笑声响彻田野。
稻田抓鱼比赛,全体队员挽起裤腿,冲入田里,弯腰抓鱼
“稻田抓鱼比赛的关键是趟水要稳、出手要准、身手要快。沿着鱼儿游行的轨迹,看准目标立马发起进攻。不仅如此,还需要一点运气,只有运气与实力兼具,才能成为捕鱼达人。”清流县农体协会长黄绪兴说。
在稻田的各个角落,都传来抓鱼、装鱼、抢鱼的声音。有的选手采取合围战术,有的选手采取“游击”战术,有的选手采用“偷袭”战术……一个个选手举着一条条大鱼装入水桶,满脸都是笑意。
稻田抓鱼比赛,选手扑下稻田,将抓到的鱼装入水桶
哨声响起,比赛结束。各村镇代表队提着各自的“战利品”涌向裁判。最终,桥下村代表队以20头大鱼的好成绩荣获“稻田抢鱼”比赛冠军。(徐文锦 刘文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