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集美:“五个一”创建“无疫小区” 构筑常态化精准防控体系

自厦门决定在全市开展近邻党建引领“无疫小区“创建活动以来,集美区突出近邻党建引领,以创建“健康集美 无疫小区”活动为抓手,围绕“六邻”创建内容,着眼“五个一”,强化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共抗疫情、守护家园的积极性,构建出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良好格局。
“一盘棋”部署
“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集美区坚持上下联动,强化扁平指挥,高位推动“无疫小区”创建活动迅速落实。
集美区突出近邻党建引领,着力创建“无疫小区”。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例如,第一时间搭建“无疫小区”创建工作专班,制定《全区开展近邻党建引领“健康集美·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六邻”创建内容,创新推行创建工作导图;着力开展“清除蚁穴、筑牢疫情防控堤坝”专项行动,围绕核酸检测应检未检、居家隔离措施不到位等8个方面重点内容,广泛发动居民群众扫死角、去盲点,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此外,向全区发出《与“邻”携手 共创无“疫”——集美区“健康集美·无疫小区”创建行动倡议书》,发动全区11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1.8万余名党员带头参与“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引领带动全区形成创建“无疫小区”热潮。
“一张网”融合
集美区坚持全域覆盖、强化网格管理,保证“无疫小区”创建活动高效顺畅。其中,健全组织架构上,发挥近邻党建工作机制优势,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近邻党建引领创建“无疫小区”组织体系,在疫情防控一线组建1个临时党委、8个临时党总支和34个临时党支部。
在推行网格管理方面,截至10月13日,制作全区各村(居)卫星图69份,以路、巷道、楼栋为界划分网格478个,新增区派干部、医务人员等网格员2832个,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网络。
在拧紧责任链条方面,印发《集美区实施社区(村)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区、镇、村”三级干部包网格责任机制,每个网格由包村(居)干部、社区(村)干部、下沉干部、公安民警、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一条心”联动
疫情防控以来,集美区坚持严密措施、强化邻里互助,着力推动“无疫小区”创建措施落到实处。
首批“健康集美·无疫小区”示范小区之一。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聚焦护“邻”健康,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加密小区环境消杀频次,重点对小区楼道、电梯、垃圾箱等重点部门进行提升保洁和消杀,开设口罩收运专线等。
聚焦护“邻”安全,印发《集美区卡口工作规范(第三版)》,明确小区卡口“八个有”和人员管理“六个一律”工作要求,推动各小区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查证等各项防控措施。
聚焦护“邻”温情,组建小区“近邻服务队”“党员帮帮团”等爱心服务队伍,为居家隔离人员、行动不便人员、老弱孕残等群体提供登记、测温、快递等“四个上门”服务。
“一揽子”保障
疫情防控期间,集美区坚持统筹保障,强化资源整合,有力保障“无疫小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加强物资保障, 3家区属国有企业和企业党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采购隔离栅栏约4.5万米、帐篷636顶、一米线标识2万余条,带动辖区人才企业和非公企业提供各类防疫物资5.84万件。
加强资金支持,截至10月13日,向辖区6个镇(街)及卫健等部门紧急下拨专项党费48万元,向社会各界筹集专项防疫慰问资金约45万元,接收各领域人才企业捐款25.5万元,用于支持开展“无疫小区”创建活动。
加强心理关怀,开通“心灵绿洲”“心灵氧吧”等4条战“疫”心理服务热线,为辖区广大市民提供24小时心理咨询服务;发出《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人才的慰问信》,在中秋、国庆“两节”走访慰问近千名坚守一线的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及时送出组织关怀。
“一面旗”激励
疫情防控期间,坚持举旗定向、强化组织引领,全力激发“无疫小区”创建活动内生动能。
集美区志愿者向市民群众宣传“无疫小区”创建活动等。 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其中,组建4个专项考核小组,深入一线考察识别带头引领创建活动的党员干部,推动以激励促作为;明确“无疫小区”申报、评估、备案、公示等范式创建流程,首批创建30个“无疫小区”示范小区,示范带动创建第二批“无疫小区”100个。此外,发挥全媒体平台优势,广泛开展“无疫小区”创建宣传,张贴《“健康集美·无疫小区”创建导图》超2万张,进一步增强“无疫小区”创建活动社会共识。(余乃鎏 洪家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