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福建柘荣半岭村:“党建小院”让基层工作更有烟火气

2021年11月12日16:04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林凤兰在外打拼多年,现在回村流转土地创办合作社种植猕猴桃,把咱们村的产业做活了,要说谁是‘最美半岭人’,我推荐她!”

“我也投林凤兰一票,别的不说,光是务工费,她一年就要付给村民们40多万,这都是咱实实在在的收入。”

“林凤兰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产业发展上,她是半岭村的好女儿,我也选她。”

……

日前,在福建省柘荣县英山乡的半岭村“党建小院”里,党员和群众齐聚一堂,大家畅所欲言,对心目中的“最美半岭人”作推荐表态。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村民们最终评选出最勤劳、最励志、最孝顺的“最美半岭人”。

半岭村“党建小院”建在党员林兴锦经营的小卖铺中,它肩负的职责使命不容小觑:在这里,大事小事,只有大部分人同意了才能通过。“村里事”成了村民的“自家事”。

半岭村党建小院。林顺荣摄

“党建小院”是英山乡立足山区农村实际,深化改革基层治理模式,打造集政策宣传、民主议事、服务群众于一体的党建工作平台,方便了党群互动交流,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神经末梢”,让基层党的工作更接地气。

政策宣传有了“传声筒”

“这几年茶叶价格好,但随地晒茶的情况还普遍存在。茶叶品质没保障,公共品牌竖不起来,咱们的家庭收入就上不去。所以,乡里将严厉打击茶青落地等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规处理。”在半岭村党建小院内,刚从乡政府开会回来的村支部书记林自发,给村里的茶农讲解有关提高茶叶品质的政策。

半岭村是茶叶大村,村内有1280亩的高品质茶园,农户年均茶叶收入可达5.6万元。长期以来,由于群众品牌意识不强,茶叶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影响和制约了茶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村党支部以党建小院为政策宣传平台,以拉家常的方式让群众逐渐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理念,从源头上把控茶叶品质的意识很快在群众中树立起来了。

村民在千亩茶园采茶。林陈芳摄

“党建小院”有效搭起了党群关系连心桥,成为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前沿阵地,使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打通党的声音在基层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夫妻之间闹矛盾,冲动申请闹离婚。婚姻机关先受理,三十天内可撤回……”由乡司法所、扶贫办等干部组成的“小板凳宣讲队”,每个月都会深入半岭村“党建小院”,以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在群众中反响热烈。

小板凳宣讲队进村宣讲移风易俗。缪志华摄

“党建小院”让农村群众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掌握信息,提高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度,党和群众的纽带更紧了,农村的思想阵地更稳了。

村民议事有了“发言席”

半岭村是福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先后建成猕猴桃、林下经济、小龙虾、太子参和茶叶5个百亩以上农业基地,引进了房车民宿,办起了农家乐,配套建设萌兔园、森林步道等一系列农旅设施,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村民都在为进一步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言献策,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步伐。

美丽半岭村。彭丽华摄

“村里唯一通往乡所在地的公路又远又窄,产业发展再好也没用,游客都不愿意来,要富起来必须先修路。”英山乡政府把修建乡所在地至半岭村公路项目提上日程后,半岭村的村民们聚集在“党建小院”里商议修路事宜,大家达成共识,一定要把这条路修通。

在全体村民的支持下,5.17公里的英半公路顺利竣工通车,打通了发展大动脉。

“村里要办个自己的茶厂!”“硬化村里到福安沙坑的公路。”“建议农家乐收购村里多余的蔬菜水果,增加村民收入。”……半岭村“党建小院”建成以来,共商议工程项目20余个,商讨大小事项180余件,收集意见建议50余个。

党员群众在党建小院议事。林陈芳摄

村民们都习惯到“党建小院”就村里的发展畅所欲言,墙上的心愿墙上写满了大家对半岭村的期许、建议。村两委班子围绕群众关切,把民主决策的“话筒”传递给群众。党员们定时到“党建小院”同村民话家常,鼓励大家建言献策,收集民情民意。村内的每一项决策都来自群众,经过群众充分讨论,及时向群众公开,进一步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到‘党建小院’商议村里的大小事务,在半岭村是常事。”半岭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林自发介绍,涉及到村里的事项,关乎群众利益、亟待解决的事情,都会请党员和村民共同商议,让村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为民办事有了“服务台”

半岭村村民郑阿妹今年已经89岁了,几个孩子都在外地打工。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吃饭、理发、看病等日常琐事成了她最困扰的问题。

在“党建小院”的一次闲聊中,林自发听到村民在聊郑阿妹老人的生活状况,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当天晚上立即组织召开会议,调查统计村里孤寡老人的情况,想办法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很快,大家讨论并通过用“观光望远镜”扫码收入作为孤寡老人们专项生活补助、聘请理发师为老人免费上门理发等事项。最近,村里又办起了“孝德食堂”,专门为老人们解决“吃饭难”问题。

村医给老人们做慢性病检查。陈开秀摄

疫情防控期间,“党建小院”成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根据地。每天,村民都会到“党建小院”登记需购买的物资,由年轻党员驾车进城代购,再运回“党建小院”分发。

林自发表示,“党建小院”拉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也让群众们感受到了暖暖的温情。它不仅是疫情期间的“物资院”,更是日常村里群众的“服务院”。群众有矛盾有纠纷了,到“党建小院”喝几杯茶,把事说开,再大的矛盾也不是事了。

“半岭村的‘党建小院’虽小,但深得民心。它不但可以更好地开展党员活动,还能密切党群关系。”英山乡组织委员郑颖感慨道。(游书金 林陈芳)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