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漳州诏安:精准施策 “三步”走好乡村振兴新“稻”路

2021年12月27日14:14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凸显粮食安全在“三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为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漳州市诏安县西潭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粮食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今年来,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创新推行“三步走”战略,抓紧抓实抓细粮食生产工作,确保抓出成效。

守田建制 做好粮食生产“第一步”

西潭镇创新设立守田制,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组建“守田人”队伍,落实落细粮食生产责任。通过建立县、乡、村三级种粮基地,形成乡镇主官抓县级、分管农业领导抓镇级、包村领导抓村级的“三级”责任制,并由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本村“守田人”,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西潭镇三级种粮基地分别为:建立1个县级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地点位于林洋片区(潭东村、新厝村、潭光村等)面积1050亩;建立3个镇级粮食生产示范片,分别为美营村官洋路北(后坑路片区),面积250亩,岑头村奇头尾片区,面积120亩,后陈村后溪西徐沟片区,面积105亩;辖区各行政村均建立3个50亩以上的村级粮食生产示范点,17个行政村共计51个村级粮食生产示范点,粮食种植面积达4189亩。

项目支撑 做好农田建设“第二步”

2021年西潭镇通过推进诏安县西潭镇后陈村等3个村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粮食生产提供项目支撑。该项目共涉及后陈、潭光、新厝3村,建设高标准农田2700亩,修建机耕路4.341公里,修建灌排渠2.126公里并配套涵洞、量水设施等渠系建筑物,总投资约432万元。该项目于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预计建设周期为180天。项目完成后,将效提升农业生产综合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助力农业产业增效、增收。

稻菜轮作 做好农民增收“第三步”

为促进农民增收,切实提高耕地利用率。西潭镇通过推行水稻——大棚蔬菜轮作的农业生产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个体农户利用冬春季粮食休耕期改种大棚设施蔬菜。促进农户增收的同时客观上改良耕地土壤,有效减少线虫等病虫害的发生。2021年西潭镇共计推广水稻--大棚蔬菜轮作面积3000余亩。此外,西潭镇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助资金、实际种粮补助资金和蔬菜大棚轮作种植单季稻补助资金的发放,为推动粮食安全生产提供资金保障。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于耕地,重点在于如何稳住产能和促进增收。西潭镇“三步走”战略,从责任落实到农田建设再到农田增收,在耕实粮食生产“责任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了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助力探索农业增收新模式,做大做活“土地加法”文章。今年,得益于守田制的建立,西潭镇一举扭转春季粮食收获“开局难”的劣势局面,以103%的完成率圆满完成2021年粮食生产任务。2021年完成春季粮食收获329亩,春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263亩,夏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696亩。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288亩,粮食总产量达5671吨。

接下来,西潭镇将继续以建设城郊型绿色生态农业发展重镇为目标,以粮食生产为重点,探索、完善、优化守田机制,夯实“守田人”职责,有效落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有关工作要求,牢守耕地保护红线,走出一条独具西潭特色乡村振兴新“稻”路。

(责编:陈蓝燕、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