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福州高新区·攻坚120天

专家型、服务型干部扎一线,助力福州高新区高质量建设

林盈
2022年02月11日15:18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危楼迁,高楼起,大路开,新区现。在福州高新区,随着“抓招商、促动建、强产业”攻坚行动的开展,园区“四宜新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一寸寸爬高的城市“天际线”,一条接一条拓宽的水泥路,日新月异的高新区处处离不开城市规划。

专注专业保质提效

福州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姜珩就是忙规划、促动建的“操心人”之一。

202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新条例除新增启动公告、现状调查、风险评估等诸多环节外,还调整改变了原有土地报批流程。补偿登记、签订协议等原本在用地获批后实施的环节,在新条例中提前到报批前置手续,还有许多因政策变化而导致的实施难、衔接错位等问题,导致不少项目落下进度。这下姜珩坐不住了。

但土地管理是项颇具专业性的工作,涉及众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新条例的修订牵一发而动全身,怎样让村镇干部也能理解并跟上进度,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姜珩(右二)与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福州高新区供图

姜珩拿出刚接手工作时的干劲,先从自己“逼”起。自己研究、找上级部门学习,系统会议上,常常能看到姜珩与兄弟单位同事就业务工作进行讨论。不懂就问,不懂就学,不断学习积累业务知识,让姜珩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专家。“有问题找姜珩”成了许多人碰上土地管理疑难杂症时的第一反应。

“一个人懂不如大家都懂。”为了让专业知识能更好覆盖基层,促项目进度提质增效,姜珩还多次召开业务分析会,把梳理吸收后的知识结合实际项目事务,与村镇干部进行交流探讨。

另一方面,姜珩把自己当作经办,及时对接各级各部门,完善新条例实施前已上报的项目材料,助推新旧衔接,推进审批手续。同时,深入研究新法关于集体土地征收的相关要求,在配套政策“空白期”针对具体项目量身定做解决办法,全力保障批次项目顺利报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攻坚期内,福州高新区完成了5个成片开发区批复共计超6000亩,共报批包括建平初级中学新校区等在内的4宗项目,共计411余亩,如期完成攻坚任务。

细心耐心服务高质量发展

走进福州高新区,可见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四通八达,这个年轻的园区有着蓬勃的生机和日新月异的创造。这些看得见的高楼大厦、通途大道,处处都离不开高标准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叶金娥(中)与团队同事在项目现场考察。福州高新区供图

作为福州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总工程师,叶金娥有着一个心愿,为高新区建设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贡献自己的专业和智慧。为此,她秉着耐得住繁琐、拿得出细心、给得出耐心的劲头,聚焦规划服务、规划引领,成为一名广受好评的“服务型干部”。

“审批工作进展到哪个阶段了?”“红线区域是不是在规划建设范围内?”在园区项目建设现场,时常能看到叶金娥的身影。对她而言,察看园区项目、现场解决规划管理堵点是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吃透项目、了解项目,才能做到精准规划,有的放矢。

为提高服务精准性、加快项目建设,叶金娥与团队同事主动协助成立了规划管理专家智库团队,对项目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多次论证推敲。在“两江四岸”重要地标建筑天际线风貌的把控中,叶金娥及团队成员在保障品质的基础上提速审批,为项目业主进行一对一指导,取得良好成效。

攻坚专项行动开展后,叶金娥又带队围绕现有园区发展需求,推动园区国土空间规划、十几个含养老教育在内的专项规划以及6个片区控规修编有关工作,全面启动高新区“规划回头看”。对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城镇开发边界等内容行进一步研究与梳理,并根据项目情况制定清单、分时序配置土地要素,对动建中存在的堵点进行梳理解决,分批次规划优化。

2021年,叶金娥与团队同事共推动福州高新区新马花园安置房项目、宜美智慧体育、林文静医院、闽运公交调度指挥中心、迈新生物诊断试剂生产基地等20余项项目动建审批提速。截至目前,叶金娥及团队所推进的大部分规划已完成编制并逐步报批。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