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检察院启动“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专项监督行动

为进一步学习弘扬“晋江经验”,助力建设海丝名城,日前,泉州市检察院启动“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专项监督行动,举行“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主题沙龙活动,为建设世界遗产典范城市助力。
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交流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等经验做法并达成共识,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助力建设“海丝名城”是义不容辞的政治担当,要坚持原真性保护,保留古城历史风貌和原生态生活场景,做好传统建筑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打造“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积极主动融入全市申遗大局,坚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稳妥探索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努力让申遗点“活起来”,取得良好成效。
重视凝聚各方合力
与文旅局签订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行动备忘录,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及重大问题磋商机制;与华侨大学海丝司法研究中心设立“古城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理论研究基地”,聘请社会各行各业代表作为古城保护公益诉讼观察员;在清源山景区设立检察联络点;成立晋江南安文化遗产(申遗点)公益保护联盟,解决文物跨域保护难题。
积极开展专项监督
先后开展“活态古城生态泉州”“古城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等专项行动,全力做好古史迹遗址、文物及其关联的国有财产和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70件,其中,督促保护安平桥文物和文化遗产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10起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
拍摄《护城》公益宣传片,讲好泉州古城故事和守护古城泉州检察故事,向社会有力传导检察守护城市“宝藏”,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民记住乡愁的坚定信念,激发市民共同爱遗护遗意识和激情。策划出版《古城漫游记》,与有关部门探讨建立古城非遗项目宣传教育基地,并将古城保护普法教育纳入“法治进校园”日常课程,以普法教育引领社会风尚。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刻认识建设“海丝名城”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准确把握“检察护宝”基本内涵,扎实开展“检察护宝·守护海丝名城”专项行动,以实际行动服务和保障“海丝名城”建设。一是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理念,在监督中体现支持,依法以检察方式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解决,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混同;二是紧扣“检察护宝 守护海丝名城”主题主线,以公益诉讼为主抓手,统筹用好“四大检察”职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构筑完整严密防线;三是加强与文物、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等协作机制,探索“检察护宝”观察员、观察点制度,延伸检察监督触角,实现全方位保护;四是注重案例化、故事化、可视化传播,讲好“检察护宝”故事,做到人民群众易理解、能接受、愿传播,形成全民守护“海丝名城”的良好氛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