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弱鸟先飞”与“滴水穿石”——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行动自觉

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王建南
2022年02月17日15:38 | 来源:福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弱鸟先飞”与“滴水穿石”

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提出了“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的殷切期望。省委牢记殷殷嘱托,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深刻指出,福建省高等教育质量等还不适应社会需求,强调要“让更多高校、学科进入一流行列”。推动福建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在“量”的基础上解决好提高“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等教育是个慢功夫、慢变量,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不是疾风骤雨式的一蹴而就,而是滴水穿石般的百炼成钢。当然,我们不能因为教育是慢功夫、慢变量,就不急不躁、无所作为,而是要有弱鸟先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时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以“弱鸟先飞”的精神求赶超

“弱鸟先飞”体现的是要有“求变”的精神。“十三五”以来,福建省加快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布局结构不优、办学实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2021年,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4.88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八,人均GDP11.75万元,位列全国第四。据2021—2022年大学教育地区(31个省市区)竞争力排行榜显示,福建仅位列全国第十六,这与福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匹配。我们必须清醒看到福建省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敢于正视自身“弱”的现状,深入剖析自身“弱”的原因,着力解决自身“弱”的问题,不能因为“弱了”就懈怠,就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是要有“弱鸟先飞”的求变精神,着眼国家战略和新福建建设需求,主动作为,踔厉奋发,攻坚克难。

“弱鸟先飞”展示的是要有“先飞”的勇气。同先进省份相比,福建省高等教育存在不少差距,高水平大学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学管理、治理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关键要看我们有无这种勇气。当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形势逼人,省际间、校际间竞争态势逼人,推动高水平大学争先进位的呼声逼人,容不得我们半点犹豫和懈怠。我们不能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而是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鼓足“先飞”的干劲,展示“先飞”的勇气,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弱鸟先飞”彰显的是要有“求强”的行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福建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弥补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劣势。从要求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双一流”大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从政策上看,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给予了有力支持;从基础上看,福建省深入实施“一校一策”分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从优势上看,福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适中,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为推动福建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福建省加快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要有“弱鸟先飞”的求强行动,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深化改革、守正创新,善于整合资源、汇聚力量,做到不求最大、但求最优,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建设

用“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抓建设。“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担当作为的精神。建设高水平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工作,要有悉心培育、厚积薄发的坚持,要有静待花开、瓜熟蒂落的坚守。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发生巨变,只能是渐进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滴水穿石般的变化。”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既担当作为又无我奉献,保持定力,遵循规律,重在建设,持之以恒,不计较在建设过程中一时一事得失,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用“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抓建设。“功成必定有我”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一种滴水穿石般的奋斗,竭己“功成”之力,不求“功成”之誉,体现一种舍“小我”成“大我”的高尚情怀。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经过漫长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并强调:“一滴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我们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超常规的举措和气魄,紧抓快干、真抓实干。当然,担当作为,不是盲目行事、率性而为,而是要实事求是、科学而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要善于从“本本”中跳出来,调查研究,把握规律,坚决破除“唯条件论”,做到想得出思路“破题”,找得出办法“破冰”,拿得出措施“破局”。要增强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以清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有效的组织、实干的精神,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着力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学管理、治理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质增效,把高水平大学建设蓝图一绘到底。

用“合众力必兴伟业”的共识抓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承载着推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我们要形成“集众智可定良策、合众力必兴伟业”的社会共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共同参与,凝聚群策群力重视支持的强大合力,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高水平建设为主线,集中优势资源,集聚各种力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才能看到滴水穿石般的变化。

以“人一我十”的行动创一流

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布局。党委政府层面要提高对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重要性的认识,科学编制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十四五”规划和2030年行动计划,按照分类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要求和“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制定高水平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与建设指导意见。高校层面要深刻把握“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竞争力”的办学规律,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聚焦特色、突出重点,在不同类型上各安其位、各展所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社会层面要利用社会资源、拓展资金渠道、充实办学力量,构建社会支持长效机制。

抓重点,着力抓好高水平大学建设,打造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大力弘扬“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精神,把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作为重点,加快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基于理、工、农、医、文等不同门类学科特点,科学设定遴选标准,重点建设若干个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高峰、高原学科群,让更多高校、学科率先进入一流行列。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推动应用型高校找准自身定位,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专业,主动对接国家和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聚焦区域特色和未来产业发展变化趋势,着力培养符合福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抓改革,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关键在于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高校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探索党的组织体系与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协同互促,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保证。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事高等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大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建立要素保障、协同推进机制,在综合改革、专业设置、科技创新、研究生教育、人才队伍、重大项目等方面给予高校倾斜支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深化内部改革创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责编:吴舟、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