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福建频道

泉州方舱医院护士长“阿Q”与“14个娃”:治愈他们的同时,我也被治愈

钱嘉禾 王崟欣 吕春荣
2022年04月12日14:46 |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小字号

“白衣天使,辛苦了!保护了人们,保护了地球,谢谢您!”在福建泉州“火围山”方舱医院的画展上,一幅“医护‘超人’大战病毒”的作品中,几行稚嫩的小字跃然纸上。

这些天来,泉州市第一医院东街院区产科护士长林秋萍一直在和小朋友“打交道”,这个画展就是她为孩子们准备的一项“假期活动”。

据了解,在林秋萍负责的B4病区中,有14名小朋友,其中8名没有家长陪同。清明假期期间,为了安抚孩子们焦虑的情绪,林秋萍开设了“方舱儿童之窗”,不仅展览小朋友们的绘画作品,还有各种各样的文艺表演。

假期来临,林秋萍为小朋友们开设了“方舱儿童之窗”。受访者供图

“疫情突如其来,大家压力都很大,孩子们也觉得压抑。”从3月21日进入方舱医院后,林秋萍摇身变成小朋友的“临时妈妈”,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早上7点30分起床换衣服、8点吃早餐、8点半开始上网课……孩子们的生活被“临时妈妈”安排得明明白白。

林秋萍坦言,自己家的孩子也在上初三,跟其中一些小朋友的年纪相仿,“感觉他们都像自家的娃,在这里,我有14个娃!”

“临时妈妈”将小朋友的生活安排妥当。受访者供图

“所有孩子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14岁。”林秋萍说,由于年龄相差悬殊,在相处过程中,她遇到了不少难题。其中,12岁男孩桐桐(化名)就显得有些“不服管教”,“12岁是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桐桐家里的管教又比较严格,更加重了他的逆反心理。”

因此,她不仅担任“临时妈妈”,还要身兼“知心老师”。林秋萍认为,隔离经历对孩子的心理而言,是另一种“创伤”,需要正向的引导。面对桐桐的“不服管教”,林秋萍不仅静下心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通过微信联系到桐桐的家长,希望他们给予桐桐更多耐心的鼓励。

“现在桐桐玩手机很节制,上网课时也会主动把手机交给我,还学会了自己洗衣服。”关乎这名12岁叛逆男孩的“大改造”,林秋萍感慨,“其实和小朋友相处就是要跟他们交朋友,当孩子得到认可、敞开心扉,就会真实感受到这里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也会慢慢地改变自己。”

林秋萍和她的“娃”。受访者供图

在B4病区中,有12个舱室,包含14个娃在内,总共住着200名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这些“舱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一时间,“疫”线众生相,聚集在这一间间舱室中。

“这里虽然有很多不同的人,但在我心中大家都是一样的,一个也不能少。”林秋萍回忆,起初因原本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很多人对隔离充满了不安,“我常常告诉他们,既来之则安之,如果不能改变,就慢慢地去适应。”

“舱友”们组织广场舞表演。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舱友”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充实,林秋萍发动每间舱室推选一名生活委员,他们负责分发餐食,参与日常保洁、生活服务等工作,并协助管理舱室。

“对我来说,他们都不是病人,只是需要隔离。”林秋萍说,推选生活委员,不仅是为了减轻“大白”的负担,更是希望大家明白,他们在社会上仍是正常人,一样能够健康地工作生活。

除了有生活委员,还有组织委员——他们专门策划、动员大家开展室内有氧运动。女区同胞们组织广场舞、健身操表演,男区“舱友”们开启慢跑模式,还有音乐弹奏会、心理辅导课……在林秋萍推动下,这样温暖的画面比比皆是。

“阿Q”护士长林秋萍。受访者供图

目前,泉州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越来越多“舱友”离开了“火围山”。

“大家一起‘抗战’了这么久,从刚开始的磨合,到成为战友,除了欣慰,我还有满满的不舍。”乐观的林秋萍常常自称“阿Q”,“这段日子里,我看到人世百态,也感到浓浓的人情味儿。或许,治愈他们的同时,我也被治愈。”

(责编:江苇杭、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