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创新潮涌 赛道练“兵”——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侧记

2022年07月25日09:16 | 来源:福建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创新潮涌 赛道练“兵”

  24日,作为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中国创新大赛各赛道总决赛在福州落下帷幕。

  这是一场高端的专业赛事,采取多赛道并行的竞赛形式,围绕行业数字化与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设置了数字党建、数字城市设计、大数据、数字医疗等十个赛道,多角度展现数字中国建设创新成果。

  大咖云集,智慧碰撞

  台上,创新团队演示推介项目亮点和竞争力;台下,专家评审一边听一边记;点评、答辩、评分……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既是展示创新成果的盛会,也是交流学习的殿堂。

  22日,在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行的数字医疗赛道全国总决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作了主旨报告《数智赋能健康医疗领域创新发展》。李兰娟院士认为,数基生命系统的提出令人振奋,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和智能医疗健康发展的方向。

  “没想到在大会上能听到院士专家的演讲。我学习了李兰娟院士的主旨报告,还有数字医疗赛道主委会主席、清华大学数基生命交叉创新群体首席科学家张学工教授的发言,受益良多。”参赛的点内科技联合创始人杨健程难掩激动。

  这是杨健程第一次来福州。“这里的创新氛围很好。我从同行的项目中学习到很多,也交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介绍,这次他和团队带来的《肿瘤AI跨组学平台“筛诊疗访”一体化》项目,获得了数字医疗赛道一等奖,让他对这个“福地”的印象更加深刻。

  “历经四载,赛事硕果累累,国产化数字生态在赛事的逐年发展中已悄然构建。”在鲲鹏赛道总决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视频寄语中说。

  数字中国创新大赛由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今年已是第四届,设置了数字党建、数字城市设计、大数据、数字医疗等十个赛道。大赛举办以来,在数字领域,特别是年轻创新创业者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方向、新观点和新思路在这里汇聚,推动了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和数字产业发展。

  直击痛点,关注民生

  近年来,车联网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届数字中国创新大赛设置了网络安全赛道(车联网安全方向),融合了我国车联网产业现状和应用趋势。尤其在赛题设计上,涵盖了车载设备安全、车载操作系统安全等多方面内容。

  “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问题近两年来逐渐引起关注,这次比赛将车联网实际应用场景和车联网安全技术应用发展状况紧密结合,重点考察我们在车联网网络、设备、平台、应用、数据等方面的测试、评估、运维、保障以及完成指定任务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同时也让车联网更多地进入大众视野。”来自杭州的参赛选手高昌盛说。

  在数字城市设计赛道,比赛紧密围绕与市民关心的吃住行、教育医疗、娱乐工作等十个领域,征集未来数字城市应用场景设计方案。

  现场,十支参赛队伍围绕痛点问题,提出数字解决方案。比如,获得金奖的《儿童友好智慧公园设计方案——以福州闽江公园为例》,以为孩子打造一个尊重其玩耍权利、确保其安全无忧、引导其学会探索和分享的智慧型公园为目标,运用智慧灯杆、全景人脸识别、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改善公园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将数字化与儿童友好有机融合。

  受疫情影响,“数字+医疗”备受关注。参赛项目中,有的通过“数字孪生”提升诊疗和康复质量,有的借助可穿戴设备进行实时健康管理,也有的用人工智能模型精准控制诊疗过程和进行药物开发……数字医疗赛道组委会秘书长闾海荣评价,从这些参赛项目中,看到数字化和医疗的结合程度越来越深,有助于医疗行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弥补巨大医疗需求和有限专业资源之间的鸿沟。

  搭建平台,延长创新链

  本届赛事,鲲鹏赛道有一个首创举措:发布了“双赛联动”模式,即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鲲鹏赛道和华为鲲鹏应用创新大赛联动。这一联动,把创新大赛的团队与华为公司的赛事联系起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更多产业新方向、新观点和新思路。

  “这次我们参赛的作品是OpenHarmony3.0智慧物联网开发平台,是一款基于软硬件全国产化的智慧物联网开发平台,可模拟智慧井盖、智慧车载、智慧农业、智慧路灯、人体感应等丰富的应用场景。”获得鲲鹏赛道一等奖的福州市凌睿智捷电子有限公司、闽江学院联合赛队团队负责人薛小铃说,“通过这次比赛,团队与更多企业进行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和智能物联网的结合与应用。”

  据介绍,本届赛事对创新团队的帮扶更有针对性。数字医疗赛道对进入总决赛的队伍进行详细的需求收集后,加强了项目商业逻辑和投融资方面的指导。在赛前辅导中,有资深投资专家亲授路演技巧、医疗创业融资方法论,还有跨国企业高管以全球视野分享未来趋势,从技术和商业化两个维度全方位辅导参赛项目。

  大赛闭幕后,组委会还专门安排包括顶级投融资机构等在内的专业人士,与参赛优秀项目团队进行充分交流,帮助团队实现政策对接、产融对接、技术对接,为数字福建、数字福州建设精准吸引人才。(吴旭涛)

(责编:吴舟、陈楚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